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GSP对UVB照射斑马鱼生长发育的保护作用

闫永健  
【摘要】: 研究目的: 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生物的生长繁殖、遗传以及物种的延续。在环境因素中紫外线(UV)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其中又以中波段紫外线(UVB)影响最为剧烈。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导致臭氧层破坏,环境中的UVB越来越多,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危胁。本研究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为材料对UVB的损伤作用及葡萄籽原花青素(GSP)的抗UVB照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期为环境保护生物学提供借鉴。 研究方法: 1)用不同的强度和照射时间对斑马鱼的原肠期胚胎进行UVB照射,同时设无照射对照组。观察不同的强度和照射时间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形态学方面的影响,统计存活率、死亡率、畸型率等相关结果作为评价指标。 2)照射过的斑马鱼胚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对胚胎细胞中的DNA损伤程度进行检测,研究不同UVB照射条件对胚胎细胞中DNA的损伤以及不同的胚胎发育阶段对UVB照射的耐受性。 3)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一定浓度的葡萄籽提取物[GSE含原花青素(GSP)95%]注入斑马鱼原肠早期胚胎的卵黄中,设蒸馏水注射对照组,注射后于相同条件下进行孵化,统计结果。 4)在斑马鱼成鱼的食物及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加入一定浓度的GSE,以视网膜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UVB照射后斑马鱼视网膜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设正常饲养条件下的斑马鱼作为对照,免疫组化的结果经光密度分析对不同情况下Caspase-3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 结果 1)UVB照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形态学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短时间内没有发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当照射时间延长到3min以上,随着UVB强度和照射时间增加,胚胎的死亡率与仔鱼的畸型率均增高,呈明显的正相关。UVB照射斑马鱼造成的畸型主要有尾部弯曲,围心腔扩大,眼前突,比较严重的则会出现脊椎扭曲,尾部发育短小,头部严重变形等。随着UVB强度和照射时间的增加,畸型率和严重畸型率都有明显的上升,最终全部变为畸型甚至严重畸型,死亡率100%。 2)UVB照射对斑马鱼胚胎中的DNA也有严重的损伤作用,并且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和照射强度的增加损伤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没有发现明显的累积效应。在相同照射条件下对原肠期胚胎、体节期胚胎和出膜两天的仔鱼进行比较时发现随着发育的进行,胚胎抵抗UVB损伤的能力在不断的增强。 3)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1mg/mL的GSE注射到斑马鱼原肠早期胚胎的卵黄中,结果发现注射过的胚胎死亡率与畸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饲养幼鱼的水环境中加入一定浓度的GSE会导致幼鱼的活跃程度下降,死亡率上升,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则会导致幼鱼全部死亡。 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aspase-3蛋白主要在视网膜的外层表达,UVB照射组视网膜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增加,但GSE饲喂组经照射后视网膜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低于正常生活状态下的照射组。 结论: 1)UVB照射对斑马鱼早期发育阶段具有明显的致畸、致死作用 2)UVB照射对斑马鱼胚胎中DNA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且损伤程度呈剂量-效应关系 3)GSP能有效提高经照射的斑马鱼胚胎的存活率 4)GSP可以减轻斑马鱼视网膜照射下所产生的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董超华;;斑马鱼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的分离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2 齐麟;向志明;张彤;;斑马鱼SAA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高世荣;潘力军;;水溶性塑料薄膜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J];职业与健康;2011年12期
4 江文波;赵冬梅;胡炜;赵浩斌;;斑马鱼Zar1和Zar1-like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11年04期
5 宋志慧;王庆伟;杨鲁娜;丛林;;三苯基锡和五氯酚对斑马鱼急性毒性作用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6 黄东龙;周勤;;水体突发性重金属污染胁迫下斑马鱼的行为反应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年04期
7 唐雄卓;江志钢;赵碧峰;李发祥;谢华平;邓云;吴秀山;;斑马鱼心脏发育候选基因Pygo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J];生命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8 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陈列忠;;夹竹桃叶乙醇提取物对斑马鱼的毒性评价[J];水生生物学报;2011年05期
9 宋志慧;王庆伟;;Cu~(2+)、Cd~(2+)和Cr~(6+)对斑马鱼联合毒性作用和生物预警的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1年04期
10 高静;牛亚青;胡南;耿芳;田鹤锋;郑济芳;丁德馨;;硫酸锰废渣浸出液对斑马鱼的毒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1年04期
11 岳明金;莫赛军;宋平;龚炎长;;斑马鱼Z-OTU蛋白在卵子发生和胚胎发育早期的表达(英文)[J];动物学研究;2011年04期
12 李志斐;龚望宝;谢骏;王广军;余德光;郁二蒙;王海英;唐小江;;三甲基氯化锡对斑马鱼(Danio rerio)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1年03期
13 黄崴;;斑马鱼胰腺发育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14 ;精彩的微观世界[J];中国科技奖励;2011年07期
15 ;人才职位[J];生物技术进展;2011年01期
16 周文娟;牛亚青;龙黎南;贺斌;郑济芳;;红鲫DMRT1基因保守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年02期
17 林帆;刘清华;李军;隋娟;肖志忠;徐世宏;马道远;肖永双;;真鲷(Pagrus major)vasa基因5′端启动子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J];海洋与湖沼;2011年02期
18 杨先碧;;荧光蛋白开启健康奥秘之门[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9期
19 叶莹;蔡生力;刘红;;基因组步移技术克隆稀有鲫角蛋白18基因序列及序列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0 王海舟;胡成钰;;草鱼cyclin G1基因的克隆、鉴定及适应性进化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其兴;刘江东;赵刚;周菲;陈戟;张小艳;易梅生;;斑马鱼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A];湖北省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汪红军;李嗣新;周连凤;梁友光;;鱼类呼吸运动在饮用水水质预警中的应用[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3 吴永魁;张德利;张西臣;;硝唑尼特对斑马鱼和蚯蚓的急性毒性[A];2010年全国药物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王立新;白俊杰;陈宏;罗建仁;叶星;简清;劳海华;;斑马鱼MyoD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与分析[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郭一清;李琴;高尚;周详;张雷;姚凯;赵则春;程汉华;周荣家;;斑马鱼DMRT5基因克隆与表达[A];湖北省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陈启晴;胡霞林;尹大强;李晶;;斑马鱼对富勒烯的生物富集与释放初探[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彭金荣;;新型核蛋白Def在斑马鱼消化器官发育中的作用机理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张衍梅;刘江东;余其兴;;斑马鱼rspo1的克隆和功能分析[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王晗;;时钟蛋白PER10D1B在斑马鱼生物钟调节环路中的作用机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10 陶乐天;;利用FRET钙离子指示剂,绘制斑马鱼神经系统的功能网络[A];2010·第一届斑马鱼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IGFBP-3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中的功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2 吴亮宇;UVB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辐射损伤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D];浙江大学;2010年
3 丁峰;2-羟基-14-萘醌光系统II抑制剂和三唑杀菌剂环境定量构效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赵珏;转录因子Spr2调控中胚层形成和神经外胚层后部化[D];清华大学;2004年
5 喻丹;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运动的分子机制:皮层蛋白介导斑马鱼和文昌鱼原肠化运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6 周炳荣;黄芩苷干预UVB辐射后皮肤光损伤及microRNA表达谱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7 杜长青;斑马鱼胸腺苷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调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8 宋春霞;斑马鱼胸苷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及调控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徐绘;17α-炔雌醇对斑马鱼生殖系统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魏东旺;斑马鱼发育调控基因DRG1和DRG2的克隆、表达谱分析及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永健;GSP对UVB照射斑马鱼生长发育的保护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2 牟文;氯化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云芳;斑马鱼(Danio rerio)P-糖蛋白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4 李培;斑马鱼新基因KLP的克隆、分析及功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尹昆;斑马鱼Angiomotin-Like2互作蛋白的筛选和功能初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绯;高氟对斑马鱼造血基因Pu.1和cdx4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7 樊朝选;转录辅助因子PC4(positive coactivator 4)的转基因构建及斑马鱼转基因技术平台的建立[D];南昌大学;2008年
8 林爱福;斑马鱼周期蛋白C与早期胚胎发育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辉;斑马鱼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zplgR)基因的克隆[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徐建;有机污染场地水体生物毒性诊断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刚 李兵;斑马鱼破译人类基因的先锋[N];健康报;2004年
2 张璐璐;“斑马鱼”荣膺桂冠[N];北京科技报;2010年
3 郑黎 蔡俊;宁波环保新招:斑马鱼当“水质检验员”[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林静;斑马鱼可再生心脏组织[N];光明日报;2003年
5 关月;原料药生产导致环境严重污染[N];健康报;2009年
6 ;我国科学家热衷热带鱼 潜心研究人类疾病基因[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田洪顺;“斑马鱼药物活性及毒性筛选模型”通过鉴定[N];中国医药报;2008年
8 刘宗晓;中国学者首创斑马鱼癫痫病模型获国际赞誉[N];中国渔业报;2010年
9 记者 张忠田;斑马鱼药物筛选模型加速抗肿瘤药筛选[N];健康报;2008年
10 记者 李学梅;斑马鱼为治疗白血病提新思路[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