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分析的课堂教学生成研究
【摘要】: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研制了义务教育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的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较以往的课程,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新课程的理念为教学一线的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现实的挑战。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尚存在固守预设、形式上的生成和片面的生成等问题,基于当今教学实践的需要,对课堂教学生成的研究具有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综观国内外有关“生成”的研究,发现其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是对数学、语文等具体学科的针对性研究,而理论层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实践层面的问题有待于有效地解决。鉴于此,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样态分析,揭示教师对课堂教学生成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反思课堂教学生成的理论基础,并立足于当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了解其实践现状。其次,从“生成”到“课堂教学生成”,再到“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揭示“生成”的本质,给出“课堂教学生成”明确的内涵界定,并分析其特征。再次,扎根于中小学的课堂,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片段,对课堂教学生成的原则、策略和途径进行探讨。第四,呈现出两个完整的案例,并将其分析的策略与方式给呈现出来。以此进一步揭示课堂教学生成的本质,凸显课堂教学生成的理念,并将其理念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