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视台的本土化现状及发展研究
【摘要】:
我国的城市电视台普遍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在传播政府声音、丰富百姓生活、沟通经济信息、活跃文化市场等方面,城市电视台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在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之后,在如今“中央-省-市”三级办电视的传播构架下,城市电视台处于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备受挤压的境地。作为中国电视业金字塔最基础的单元,城市电视台的现实困境引起了学术界和电视从业者们高度的重视和思考。近年来,关于“本土化”城市电视的探索实践,为城市电视台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课题和发展方向。
文章从传播学、新闻学、营销学等学科视野出发,以理论为前提,以城市台为研究载体,以本土化为研究主线,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说明选题目的和国内外对于此类现象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城市电视台近年来的发展及现状,在竞争窘境中对其进行优劣势的比较,理出“本土化”战略的必然性;第三部分对“本土化”的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并在理论与实践上从多个角度给予双重支持;第四部分着重于城市电视台的“本土化”包装,相继阐述了电视包装的概念,城市电视台“本土化”包装的现状、问题及所应遵循的原则。第五部分侧重于城市电视台的核心内容-节目的“本土化”研究,首先从节目内容上分析了新闻类、生活类、文化类三大重点自办栏目的内容“本土化”,其次从使用方言的角度阐述了节目表述方式的“本土化”,最后对城市电视台的节目编排策略进行简要分析;文章第六部分是通过前面四章的分析总结,得出城市电视台在困境之中如何将“本土化”之路创新延续下去,主要从节目渠道的多元化、节目内容的充实化、节目采播的多样化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文章得出结论,城市电视台在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下,坚持本土化的策略,并不断创新求变,依然能在自己的地盘上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