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湖湖滨带水盐梯度下的植被特征研究
【摘要】:基于2011~2012年东平湖湖水、湖滨带植被及土壤特性的数据资料,分析了东平湖湖水的可溶性盐分与营养盐的时空分布规律,阐明了湖滨带土壤可溶性盐分与养分的运移规律以及区域内植被组成与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湖滨带湿地水盐变化与植被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
(1)地表水特征:从时间上来看,由春~夏~秋季,东平湖表水中不同可溶性盐离子浓度变化不一致,但总体是逐渐增加的;而电导率、盐度、矿化度等指标随季节变化而减小。湖水呈弱碱性,pH在8.37~8.98范围内波动。湖水可溶性阳离子组分随季节变化不大,阴离子组分略微发生变化,由SO42-Cl-HCO3-转变为SO42-HCO3-Cl-。湖水养分呈现一定的季节变化:湖水氮循环呈现出春、秋平稳转化,夏季剧烈转化的现象。从空间上来说,从入湖口至出湖口,可溶性盐离子及总氮、总磷含量大体呈减小趋势;稻屯洼处盐分含量明显高于湖区。
(2)湖滨带土壤特征:土壤全氮在入湖口及出湖口处含量较小,在湖滨东部、东南部含量相对较高;土壤全磷整体含量极低,但入湖口处含量略高于其他地区;土壤全钾在入湖口处含量较低,出湖口处较高。土壤盐分呈现出湖滨东南部区域入湖口出湖口的规律。整体来讲,入湖口处,土壤盐分与养分总体含量较低,湖滨东部、东南部养分较高,出湖口处土壤盐分较高。此外,稻屯洼处土壤的盐分与养分也呈较高水平。湖滨带土壤全磷和有机质垂直分布规律较为显著,为土层越深,含量越少;距湖较近处有机质含量大于较远处。
(3)植被特征与水盐关系:春夏秋三季东平湖湿地植被盖度均呈现较高水平,植被组成多样。湖滨带湿地植被物种多样性要高于稻屯洼湿地,但均匀度略低于稻屯洼,这与区域性水盐分布特征有关系。在环境因子影响下,东平湖调查区域内植被可分为四类群。Ⅰ为寡盐-少水类群,Ⅱ为少盐-中生类群,Ⅲ为适盐-中生类群,Ⅳ为适盐-需水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