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意目标达成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指向,其中情意素养(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养)是当前我国课程改革较之以往课程所特别强调的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情意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达成主要通过日常教学中情意目标的达成来落实。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情意目标的达成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故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意目标达成的问题与对策,无论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与课程的改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的运用,获取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意目标达成的现状,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意目标的达成存在着目标制定重知识技能、轻情意,目标表述欠明确、具体,缺乏科学性;目标实现重培养知识人、轻培养情意人,重结果、轻过程,评价单一等问题。经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以下方面:部分教师忽视情意目标的重要性、教师制定情意目标的能力不足、教师对情意目标达成特点认识不到位,教师教学目标达成中过于权威压制学生情意,重结果轻过程等。针对以上问题及其成因,本研究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意目标的达成提出了以下改进策略:情意目标制定要依据学情、考虑阅读文本体式类型、表述要明确具体;情意目标实现要重视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意体验,将情意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有机结合,多创设现实情境、以境促情,运用多元评价,培养小学生对阅读的喜爱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