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鸡源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噬菌体治疗效果研究

杨文文  
【摘要】:沙门氏菌是引起现代规模化养殖场鸡群发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引起的鸡沙门氏菌病在各地不同规模养殖场普遍存在,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及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造成了极大困扰。目前鸡沙门氏菌病的治疗药物以抗生素为主,抗菌药物的不科学使用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亟需寻找高效、安全、无残留的杀菌制剂。噬菌体是一种感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用于临床治疗细菌性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有广阔前景的抗生素替代物。本研究自养殖场中分离沙门氏菌,对其进行毒力基因和耐药性的的筛查,同时筛选出烈性噬菌体系统研究其生物特性,并将噬菌体初步应用于雏鸡沙门氏菌感染,为噬菌体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1.鸡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从养殖场采集病鸡样品,通过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实验、培养基鉴定和PCR鉴定,分离得到鸡源沙门氏菌80株,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30株、肠炎沙门氏菌29株、鼠伤寒沙门氏菌21株。结果表明,分离所得鸡源沙门氏菌主要为肠炎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未分离到禽伤寒沙门氏菌。2.沙门氏菌耐药性检测及毒力基因筛查通过PCR和K-B药敏纸片扩散法对分离的80株鸡源沙门氏菌进行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筛查,结果显示鸡源沙门氏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中对克林霉素、林可霉素、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和多西环素5种药物均表现出了高度耐药性,多重耐药菌株占比83.75%;分离菌株普遍携带耐药基因,16种耐药基因中,14种耐药基因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其中9种耐药基因检出率在50%以上。对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检出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除β-内酰胺类bla TEM基因和SHV基因的检出与抗生素耐药符合率为100%外,其余耐药表型检测结果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未表现出完全一致。毒力基因筛查结果显示分离到的鸡源沙门氏菌普遍携带毒力基因:16种毒力基因在80株分离菌中均有不同比例检出,其中12种毒力基因检出率在80%以上。3.沙门氏菌噬菌体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双层平板法共分离出36株沙门氏菌噬菌体。36株噬菌体均可裂解两种或两种以上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其中噬菌体vB_SalP_LDW16的宿主谱较广,能够裂解实验室保存的81.3%的沙门氏菌菌株。对噬菌体vB_SalP_LDW16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vB_SalP_LDW16为有尾噬菌体目,长尾噬菌体科;最佳感染复数为0.01;可耐高温,50℃条件水浴1 h其活性不受影响;酸碱温度性强,p H6~12范围内活性不受影响;潜伏期为10 min,爆发期为60 min,爆发量为110 CFU/cell。噬菌体vB_SalP_LDW16在肠道和胃内容物的回收率较低,维持在6%以内,与噬菌体不耐酸特性相符。4.沙门氏菌噬菌体治疗效果通过动物感染实验,测定噬菌体vB_SalP_LDW16对雏鸡沙门氏菌病的治疗效果。选取鸡白痢、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各一株进行致病性实验,肠炎沙门氏菌对雏鸡致死率最高,利用肠炎沙门氏菌QD200601建立雏鸡感染沙门氏菌模型,分别使用噬菌体vB_SalP_LDW16、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和新霉素进行治疗处理,经噬菌体处理后雏鸡存活率为100%,血液中细菌含量呈逐渐减少趋势,并且剖检雏鸡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阿莫西林和新霉素处理组,与氟苯尼考处理组效果相当,但噬菌体处理组雏鸡体重显著高于氟苯尼考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综上,噬菌体vB_SalP_LDW16可有效的治疗肠炎沙门氏菌QD200601引起的雏鸡感染。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周静;O-1噬菌体对沙门氏菌的裂解观察[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2 孟琳;;噬菌体诊断同沙门氏菌有属外关系的菌株[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3年S1期
3 何水渊,罗学辉;134株沙门氏菌噬菌体裂解试验[J];浙江预防医学;2000年07期
4 朱曜;0-1噬菌体鉴定食品中沙门氏菌的试验研究[J];食品科学;1994年01期
5 曾九成,吴振寰;噬菌体用于检验药品污染沙门氏菌[J];中成药研究;1984年08期
6 焦新安,文其乙,王怀茂,黄巍,张如宽,刘秀梵;应用属特异单抗和分属噬菌体鉴定沙门氏菌分离株的比较研究[J];中国畜禽传染病;1996年02期
7 朱曜;用噬菌体鉴定沙门氏菌的试验[J];肉类研究;1991年03期
8 杨满军;张彩峡;;沙门氏菌耐药谱分析[J];山西农经;2018年01期
9 申永秀;周丽萍;王艳;王超;巢国祥;张小荣;吴艳涛;;不同来源沙门氏菌耐药性及相关性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年07期
10 李兰波;张秀峰;李艳;苏华峰;江东;郭中坤;黄琦位;;沙门氏菌耐药性及耐药性消除研究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2013年11期
11 范秋丽;;使用一种噬菌体减少碎鸡肉沙门氏菌[J];广东饲料;2017年12期
12 田晓玲;韩镌竹;李欣南;高铎;武凤娇;;辽宁省鸡源沙门氏菌血清型与耐药性分析[J];现代畜牧兽医;2018年08期
13 刘芳萍;佟恒敏;李昌文;陈洪岩;刘怀然;关云涛;;鸡源性沙门氏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07年01期
14 关茹飞;江萍;高超;夏利宁;;新疆乌鲁木齐市周边鸡场鸡源沙门氏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检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年10期
15 ;波兰研究零售肉类产品中沙门氏菌菌株耐药性[J];食品工业;2014年08期
16 王艳艳;常维山;;沙门氏菌耐药性的建立及消失[J];家禽科学;2008年04期
17 彭斌;阿热阿依·海依拉提;郜敏;克然木·托乎提;冷朝升;姚刚;;新疆库尔勒市鸡肉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济培;韦庆兰;陈建红;;广东部分地区水禽沙门氏菌分离株耐药性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王亮;张振杰;常维山;;鸡源性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韩敏敏;罗聪玉;周妮妮;李郁;;腹泻仔猪源沙门氏菌生物膜与耐药性及毒力的相关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4 刘大鹏;;沙门氏菌临床株3种耐药基因检测与分析[A];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洪伟彬;徐振娜;黄育浩;袁镜乐;潘杰;;东莞市屠宰场环境及屠宰猪体内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A];第25届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畜牧兽医学术与科技创新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6年
6 龚建森;刘学贤;俞燕;朱春红;徐步;;鸡源查理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廖申权;袁建丰;覃宗华;吕敏娜;吴彩艳;孙铭飞;余劲术;谢明权;蔡建平;;沙门氏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陈飞;成大荣;田志高;孙怀昌;张鑫宇;王丽芳;;禽蛋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王亮;常维山;;鸡源性沙门氏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分析[A];山东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佩红;徐锋;沈莉萍;王建;;沙门氏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1 姜传坤;张琴;;松鼠猴沙门氏菌肺炎的诊治[A];动物学专辑——上海市动物学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12 汪敏;徐子恒;梁竞臻;陈基明;韦平;;鸡源伦敦沙门氏菌毒力基因检测与致病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9年
13 方一臻;范红结;;沙门氏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14 杨慧;姜中其;;猪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葡萄球菌铜抗性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相关性初探[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5 潘航;廖夏旖;Narayan Paudyal;方维焕;乐敏;李肖梁;;冷鲜鸡全产业链沙门氏菌分布特征分析及屠宰链溯源[A];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联合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第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16 廖成水;程相朝;吴庭才;张春杰;李银聚;郁川;王晓利;胡阿勇;;河南省鸡源沙门氏菌新近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7 张秀竹;李先磊;宋志刚;;化学法对饲料和饮水中沙门氏菌的控制[A];第五届(2011)中国蛋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1年
18 王红宁;;规模化种鸡场、商品蛋鸡场沙门氏菌净化研究与示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19 肖蕊;李春节;梁俊武;韦晓萍;胡庭俊;曾芸;韦英益;;食源性沙门氏菌分离菌株相关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检测[A];中国兽医病理学2017年学术研讨会暨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7年
20 孔繁德;龚艳清;陈信忠;;进境鱼粉中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A];福建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动物传染病防制与人类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晓泉;不同来源多重耐药性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耐药机制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D];扬州大学;2007年
2 杨保伟;食源性沙门氏菌特性及耐药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肖西志;食品和饲料中沙门氏菌及动物皮毛中炭疽杆菌快速鉴定方法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4 尚玉婷;沙门氏菌全基因组数据库构建及其分子靶标挖掘与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21年
5 李萌;宽裂解谱沙门氏菌噬菌体的基因组学分析及其重组内溶素抑菌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匡秀华;华中地区三种畜禽病原菌耐药和毒力的流行性及分子特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7 孔繁德;沙门氏菌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及其耐药性分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韩生义;沙门氏菌的噬菌体试验性治疗及噬菌体抗性机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20年
9 张晓旭;遗传多态性驱动细菌和噬菌体的共进化[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21年
10 王建斌;希瓦氏菌、沙门氏菌和噬菌体T5的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11 邬亭亭;分枝杆菌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应用于耐药结核病治疗的探索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12 徐京华;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SctV家族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及抑制剂筛选分析[D];山东大学;2022年
13 刘平;分枝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14 豆欣蔓;CVC置管者CRBSI的细菌生物学特性及其与ACE毒力基因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15 张永雨;两株海洋玫瑰杆菌与其噬菌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6 邹浩勇;猪肺炎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7 刘振中;生物筛选转化生长因子-β1噬菌体模拟肽及其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8 金晶;肝癌5-氟尿嘧啶获得耐药性的机理研究以及三种化合物对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性的逆转[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19 赵战勤;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重组沙门氏菌基因工程疫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0 袁玉玉;噬菌体及其裂解酶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控制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文文;鸡源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噬菌体治疗效果研究[D];聊城大学;2022年
2 郭炳博;鸡肉源肠炎沙门氏菌噬菌体分离鉴定及生物特性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21年
3 张庆贺;安徽地区鸡源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及基因分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9年
4 闵学良;山东省部分地区集约化肉鸭养殖场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22年
5 张梦茜;蛋种鸡群沙门氏菌耐药性和油乳剂疫苗免疫效果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6 于堃;致病性鸭源沙门氏菌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20年
7 黎木兰;广西猪粪源沙门氏菌和肉源沙门氏菌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8 许建文;辽吉地区鹅源沙门氏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检测及治疗试验[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9 张怡芸;肉类食品中沙门氏菌耐药性与代谢特征关系的研究[D];江南大学;2020年
10 崔苗苗;辽宁猪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在猪生产链中的分布及其致病与耐药特性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9年
11 刘青霄;芦花鸡鸡胚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与毒力相关基因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20年
12 余晓龙;四川地区鸭源沙门氏菌分离与血清型分析及其药敏性与耐药基因相关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13 吴浩天;乌鲁木齐市牛羊肉及其肉制品中食源性沙门氏菌血清型及耐药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8年
14 陈惠娟;北京地区肉鸡场沙门氏菌的流行性、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15 郝宏珊;八省市鸡肉源沙门氏菌污染状况调查及其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6 尹明远;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食源性沙门氏菌的检测及特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17 刘素可;异噬时序调控胞内沙门氏菌繁殖的机制初探[D];天津商业大学;2021年
18 张凌云;鸡场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19 金明华;宝山区猪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调查[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0 徐爱霞;鸭胚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毒力基因检测及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2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锐;猪沙门氏菌最初或源自人类[N];中国科学报;2020年
2 本报记者 王方;抗沙门氏菌从育种破题[N];中国科学报;2018年
3 记者 高原;美国监管不力是沙门氏菌疫情蔓延重要原因[N];人民日报;2010年
4 记者 高原;美药管局:监管不力致沙门氏菌疫情重[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王逸;沙门氏菌席卷美国23个州,感染212人[N];环球时报;2020年
6 记者 齐中熙;进口猪副产品发现沙门氏菌[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7 本报记者 陈曦;屡屡“搞事情”的沙门氏菌到底啥来头[N];科技日报;2022年
8 韩雪;美开发禽蛋中沙门氏菌速测技术[N];中国食品报;2011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马啸;遇沙门氏菌必须“清理门户”[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10 ;解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5年
11 记者 刘海英;艾滋病流行诱发非洲沙门氏菌出现新品种[N];科技日报;2010年
12 本报记者 刘垠;长斑鸡蛋有沙门氏菌?专家:无必然联系[N];科技日报;2018年
13 记者夏文俊;沙门氏菌等三种致病菌均没有检出[N];中国质量报;2005年
14 ;采用新材料抑制烟草诱导鼠沙门氏菌突变的研究[N];科技日报;2001年
15 本报记者 耿挺;上海科学家揭示沙门氏菌复制机制[N];上海科技报;2023年
16 胡一敏、张乐;沙门氏菌全基因组研究获成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17 本报记者 吴泽伟;问题出在运输流通环节[N];中国食品报;2013年
18 记者 金振娅;我国每年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达300万人次[N];光明日报;2015年
19 晓新;沙门氏菌能作为癌症疫苗“运输车”[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0 杨文蒿 张建辉 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巧克力中沙门氏菌从何而来[N];中国质量报;202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