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简论《诗经》中的女性思想

马国妮  
【摘要】:《诗经》不仅是一部传承千古的经典文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承载周代历史信息的珍贵资料。《诗经》中的女性人物众多,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丰富了《诗经》的人物画廊,异彩纷呈的女性世界深刻了《诗经》的思想内涵。从女性形象的解读,感情生活的聆听以及社会地位的分析三方面入手研究《诗经》中的女性思想,不仅可以了解那个时代女性的生活状况,还可以帮助我们领略《诗经》时代女性独特的精神气质与人格魅力。 本文主要以解读《诗经》文本为基础,结合相关的文献典籍,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方位洞悉《诗经》时代的女性世界。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回顾了目前学术界对《诗经》女性研究的概况。指出对《诗经》中女性的探究尚需深入,且有广泛的研究空间,深感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 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通过对《诗经》中女性人物群像的梳理,直观的描绘了处在恋爱和婚姻阶段的女性整体形象,进而深入体味她们的情感生活和精神世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把握女性的婚恋观。第二章,主要透过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审美的评价和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职责要求,反映《诗经》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女性家庭观。第三章主要从社会经济、家庭生活和祭祀活动三个方面评价了周代女性在当时的社会地位。 第三部分为结语,是对本文观点的概括总结,同时阐述了《诗经》时代的女性思想对现代女性的启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史玉梅;;《诗经·国风》与“花儿”中的女性形象[J];攀登;2007年03期
2 陈梅;;人各一面,形神合一——《诗经》女性形象刻画手法浅析[J];今日科苑;2009年12期
3 李曈;;《诗经》中女性的独立意识[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史韶梅;;浅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J];语文学刊;2007年16期
5 董要华;;女性形象之再现——《诗经·国风》中的“水”意象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S1期
6 鄂川秀;《诗经》与汉乐府爱情诗女性形象之比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郝雪霞;;《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4期
8 朱荣梅;杨亚丽;;《诗经》女性审美传统的文化意蕴[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郑苏淮;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五) 文明进步的颂歌——《诗经》中所体现的爱情意识[J];南昌高专学报;1994年Z2期
10 苏晓红;;论《诗经》、《楚辞》女性形象审美[J];语文学刊;2009年23期
11 罗翠梅;梁俊仙;;《诗经》女性审美论[J];名作欣赏;2010年32期
12 秦国盛;;论《诗经》中的女子之美[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0期
13 李玫;;浅谈《诗经》中的女性[J];青年文学家;2011年07期
14 徐长伟;;论《诗经》女性的野性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2期
15 韦宗良;;德音莫违,及尔同死——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心理活动[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7期
16 栾梅;;《诗经》与汉乐府婚恋诗之女性比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7 贾秀英;从《诗经》看我国古代妇女的命运[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1年04期
18 金戈;《诗经》的亘古生命与艺术[J];杭州商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19 郭丹;《诗经》恋歌与原始宗教信仰[J];江淮论坛;1993年03期
20 许廷桂;《诗经》不劳孔子“补缺”[J];重庆师院学报;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林;;诗化的法制——《诗经》与汉代法制的关系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王建堂;;《诗经》与三晋文化[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3 潘啸龙;;《诗经》抒情人称研究[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尹家琦;;《诗经》中的建筑价值解读[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5 宋娟;木斋;;从记录功能和叙事手法看《诗经》的散文性[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黄维华;;“谷”与《诗经》中三首女性悲怨诗[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7 王同勋;;《诗经》经济思想发微[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8 任翌;;得体的修辞内涵与《诗经》“温柔敦厚”的传统[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9 王以宪;;论《诗经》的幽默艺术[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黄斐;;《诗经》重言构词韵律浅探[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雪萍;隋与唐前期《诗经》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孙秀华;《诗经》采集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邹晓春;元白对《诗经》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袁靖;庞德《诗经》译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孙世洋;上古“诗”的原型确立、范畴拓展与《诗经》的形成源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兴义;清代《诗经》阐释的诗学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D];浙江大学;2004年
10 郭锦玲;意蕴不同的经典[D];暨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雪静;《诗经》男女春秋盛会与周代礼俗[D];河北大学;2003年
2 彭佳佳;《诗经》中的生命文化原型及其美学精神[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谷小溪;康熙时期《诗经》文献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苏罗;《诗经》燕飨诗与周代礼乐文化的构建[D];暨南大学;2010年
5 徐雁;《诗经》中形容词同义词的类别和多组同义词的意义关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佳;从《诗经》入手解读齐国公主的悲剧命运[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7 杨音;《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D];北京大学;2010年
8 李小军;《诗经》变换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健;朱熹《诗经》诠释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江山丽;《诗经》及其注疏若干语法现象比较[D];吉首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孺海 特约记者 马献伦 通讯员 周玉洁 陈竹;千年《诗经》口相传[N];湖北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雷新;领略2011西安世园会的魅力[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徐在国 安徽大学中文系;《诗经异文辑考》促《诗经》文本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凌;温柔敦厚还是激楚奔放?[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戴从喜;程俊英:《诗经》是真金美玉[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何晋;《诗经》与植物学[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胡新生 徐祖明;淇水诗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董智永;田国福:收藏 《诗经》 版本第一人[N];经济参考报;2004年
9 杨义;中国文学与人文地理[N];人民日报;2010年
10 赵沛霖;从文化史角度看《诗经》研究[N];光明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