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铁矿石定价权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项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对于钢铁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而铁矿石作为钢铁的资源要素,势必将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由于我国铁矿石资源广而不富,高品质的矿不多,所以对国际铁矿石的进口量越来越大,依赖性越来越强。自从2003年中国加入国际铁矿石谈判中以来,国际铁矿石寡头生产商通过控制产量、提高海运价格和运用谈判谋略等手段使国际铁矿石价格不断攀升,对国内铁矿石市场、钢铁及下游产业造成很大的冲击,也使我国面临的铁矿石问题变得更为严峻。铁矿石资源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硬瓶颈,资源的相对贫乏和对外的高度依赖使中国成为国际矿业巨头、贸易商、海运商围剿的对象,铁矿石的定价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提高我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的谈判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应对铁矿石问题的当务之急。
本文系统分析了当今铁矿石市场的格局和现状,研究通过传统经济学的供需关系和谈判博弈模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析中国铁矿石国际定价权缺失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铁矿石国际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在于当今铁矿石市场寡头垄断的格局和我国国内钢铁行业谈判能力的缺失。借鉴于总结的原因,运用谈判博弈模型,从国内外两方面着手,提出提高我国铁矿石议价能力的相应对策。
全文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采用大量数据和图表明了国际铁矿石产业格局和现状。分别具体分析了铁矿石市场中需求方和供给方的实力,将供需双方的实力进行对比,为下文的原因分析做出铺垫,并且同时对定价过程进行描述。
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缺失定价权的现状和影响。不仅仅是钢铁行业,同时受到巨大影响的还有钢铁下游的相关行业以及众多行业所带动的CPI指数。铁矿石定价权的取得,对于维护我国资源安全和经济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对我国国际铁矿石定价权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基于经济学理论进行模型的构建,以量化的函数更科学地分析铁矿石供给和需求双方的博弈
第四部分基于前文总结的原因,分条提出了提高我国铁矿石议价能力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