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整合角度研究许渊冲诗词翻译中的语境重构
【摘要】:从语境的角度来看,翻译是一种语境重构的实践活动。目标文本的生成实际是在翻译过程中解构原文本的原语境,并在目标文本中重构语境的结果。本文采用案例研究,分析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语境重构的过程,即原文本的语境是如何在目标文本中重构的。
根据译者的心理活动,语境重构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理解阶段,转化阶段和重构阶段。某种意义上来说,重构过程包含于转化过程,只是重构过程是最主要的一步。译者通过原诗中的意象等理解并把握其语境,然后转化成目标语表达出来。重构时,译者要选取适当的表达方式,传达原意的同时更注重在目标文本中语境的重构。
本文作者使用概念整合理论中的四个心理空间,结合语境来分析具体的汉语诗词。从许渊冲翻译的诗经、唐诗、宋词中选取相应的诗词,并根据其所属的概念整合网络框架划分为四类:简单网络、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每类网络选取3首诗词,详细展示目标文本中语境的重构过程。
经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发现:诗词翻译不仅是翻译原文本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原文本的语境重构。目标文本的语境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原语境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的语境。诗词翻译中,重构的语境必须最大程度上与原文本的语境保持一致。翻译过程中,要根据情况采取特定的翻译策略重现原语境的风采。对语境的重构要求译者采用创造性的翻译方法在目标文本中重构与原文本对等的语境。
鉴于作者学术知识有限以及案例选取不够充足,本文不可避免地存有缺陷,但在一定意义上,本文拓宽了概念整合理论以及语境重构理论在诗词翻译中的解释范围,为诗词鉴赏和翻译批评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