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视角下北京市防灾减灾救灾策略研究
【摘要】:北京是首都所在的超大城市,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洪涝、地震和沙尘暴等灾害,也发生过多次严重的城市火灾事故。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产要素聚集度急剧提高,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日趋复杂,生产生活空间高度关联,各类承灾体暴露度、集中度、脆弱性大幅增加。各类灾害事故风险相互交织,灾害事故连锁效应、非线性叠加效应、放大效应进一步凸显,导致大城市多灾种集聚和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城市安全的复杂性急剧增大,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难度也随之不断增大。本文立足于提升北京市城市韧性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行了一些列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对韧性城市和防灾减灾救灾等内容的理论研究,探寻韧性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次对北京市面临的灾害类型和防灾减灾救灾的工作现状进行了梳理,做到了知己知彼,知己即当前在防灾减灾救灾管理机制、文化宣传、风险评估、信息化建设和社区减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知彼即面临的主要灾害是地震、洪涝、城市火灾和沙尘暴。再次,在韧性视角下深入分析了当前北京市防灾减灾救灾存在的问题和灾害事故风险管理的特点以及北京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为下一步提出对策建议找准了发力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日本、新西兰、美国等国家的韧性城市建设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在韧性视角下提升北京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对策建议,包括提升社区韧性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重要基础设施韧性、加强科普宣教和应急演练、将韧性城市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深度融合、健全监测预警体系、提升重大灾害事故应急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