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体育特长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张艳芝  
【摘要】: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飞速发展,体育特长生成为选拔体育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运动损伤是高中体育特长生在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发生损伤,不仅给其身体带来痛苦与伤害,还会影响运动技能的发挥,阻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甚至失去宝贵的比赛和考试机会。因此,急需提升高中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的科学水平,降低其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本研究以滨州市(包括邹平县、博兴县、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沾化县、无棣县和高新经济开发区、北海经济开发区)高中田径项目体育特长生为例,设计调查问卷,向滨州市12所高中田径项目体育特长生发放调查问卷301份,回收问卷301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98份,有效率为99%,还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根据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整体分析,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高峰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应遵循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和运动训练规律,教师要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量和强度。其次,从训练项目与损伤类型、损伤部位等内容入手,对运动损伤的相关特性进行分析,全面了解滨州市高中田径项目体育特长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再次,教师要强调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活动的质量并做好监督指导,还要加强对体育特长生的医务监督,注意学生运动训练前后身体机能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保健措施,有效降低损伤概率;同时学校要改进和提高体育训练器材设施及场地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避免因此导致运动损伤。最后,从全面补充营养避免运动损伤等因素来分析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除了保证日常膳食营养供应,还应该有针对性的补充运动营养,促进体能恢复和修复肌肉组织的微细损伤,有效降低营养不良造成运动损伤的潜在危险。 在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具有哪些规律,导致损伤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对损伤进行有效地预防,是值得广大高中体育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本论文的撰写为高中体育特长生这个特殊运动群体如何避免和预防运动损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钟汉华,田文林,王宏;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与预防[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王爱国,龚喜军;大学生课余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3 李华山;;女子跳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预防[J];辽宁体育科技;2006年01期
4 章小辉;许金锋;;警体运动损伤致伤心理因素探悉[J];体育世界;2006年01期
5 郭隆珠;郝红忠;;四个水上奥运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6期
6 于学考;;浅谈足球运动损伤[J];科学大众;2006年03期
7 侯俊杰;;足球运动损伤的研究状况[J];体育科研;2006年03期
8 王焕波;;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张弘;;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体育运动损伤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王哲;;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J];体育世界;2006年08期
11 李丽;;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嘉应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2 韩清莲;蔡书荣;;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处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13 李方祥;贺忱;;运动损伤预防与有效处理[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年01期
14 孙辉;;兰州市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02期
15 王锦;;浅析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年04期
16 郭振新;;大学生体育课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分析与预防[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年06期
17 李舜薏;郎勇春;熊锦平;熊东萍;范海英;;江西省普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年09期
18 马树新;陈德报;;浅谈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19 梁飞;;111名高校田径运动员两年来的运动损伤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20 张景龙;;浅析体能训练对防治田径运动损伤的作用及措施[J];田径;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尔;高淑杰;;国家青少年短道速滑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牛海军;;400米障碍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体育科学分会场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姜晓珍;李凤芝;特木其勒图;;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探析[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邹本旭;李双军;;山地户外运动损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5 甘春龙;巴义名;;我国拳击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毛杰;段峰;燕小妮;张葆欣;强大平;;陕西等8省市女子足球队2003-2004女足锦标赛期间运动损伤的分析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体育科学分会场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张葆欣;毛杰;宋辉;席海龙;;五人制足球赛运动损伤调查及预防对策[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体育科学分会场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刘欣华;刘旭华;吴文侃;;对乒乓球运动员膝、踝关节运动损伤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尹航;柏开祥;;关于篮排足三大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10 徐培;詹森.格林斯达夫;安德鲁.弗克斯;朱丽安.罗斯;;美国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康复经历的现象学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云龙;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2 阮志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与预防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红;高校技巧啦啦队员运动损伤特点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新军;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段英俊;越南北宁体育大学男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安鹏;江西省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现状及临床干预效果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朱金宁;不同体质与发育状况青少年运动损伤的相对风险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8 赵江帆;成都市体育专业运动损伤大学生的焦虑与抑郁现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9 马东;山西省普通高校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10 林仁彬;中医疗法在优秀跆拳道选手运动损伤防治中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佳珅;科学使用封闭疗法 合理急救运动损伤[N];科技日报;2014年
2 韩平;运动损伤应“冷”处理[N];保健时报;2004年
3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苑延刚 王向东;防止运动损伤[N];中国体育报;2001年
4 高晓嶙;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N];中国体育报;2007年
5 广文;便捷治疗运动损伤,让我们的夏天动起来[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丁娟;老年人谨防运动损伤[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运动研究所运动创伤科主任 李方祥;健身怎样预防运动损伤[N];光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颖;远离运动损伤从热身开始[N];科技日报;2012年
9 嵩明县小街镇一中 李有;浅谈运动损伤的保健康复[N];云南经济日报;2013年
10 湖南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冯志凌;正确对待运动损伤[N];家庭医生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