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二元染料的纳米TiO_2可见光催化降解研究

栗栋  
【摘要】: 本课题用P-25纳米二氧化钛(TiO2)做催化剂研究对茜素红(AR)和靛蓝胭脂红(IC)组成的二元混合染料溶液可见光的光催化降解过程。运用各种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确定了混合溶液的降解条件、分析了降解过程、并推断了中间产物,得出了P-25为催化剂,可见光光催化降解AR和IC混合液的降解率。配制溶液所用溶剂为二次蒸馏水,光催化过程在自制的光反应暗箱中进行,光源为市售的碘钨灯,用滤光片滤去紫外光得到波长大于400nm的可见光。 以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为分析手段,通过对P-25用量、光催化过程溶液温度及溶液pH值的实验分析,确定了光催化降解染料混合液的适宜条件是:在常温下、催化剂P-25用量为2g/L、溶液的pH值调节到小于6的弱酸性。在这种条件下分别进行了AR和IC单体染料溶液和混合溶液的光催化实验,得到了三种溶液的UV-vis谱图和降解曲线,通过对光谱图中特征吸收峰变化的分析,确定反应中染料生色团C=O发生断裂重排,染料被降解;通过对降解浓度变化曲线的对比分析,发现了AR的加入引起IC降解速率的提高同时自身降解受抑制的协同降解效应,反应8h结束后,单一体系中AR的降解率为90.11%,IC的降解率为84.2%;二元体系中AR的降解率变小为86.1%,IC的降解率变大为87.38%。用NMR、荧光分析法分析了降解过程中间产物的类别,荧光分析法确定在光催化降解反应中有新的荧光物质产生,NMR分析表明降解过程中染料共轭程度减小,新的含苯环的中间产物出现。 论文从两方面分析了产生协同效应的原因:一是染料在P-25表面吸附的变化;二是降解机制中·OH和·H的作用。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混合后AR的表面吸附量明显降低,则光反应速率降低。降解机制分析表明,早期产生的·OH过多参与SO42-形成的反应,一定程度阻碍了AR的降解。混合染料初级反应产生的·H主要用于IC氨基化反应,这也是阻碍AR的降解的原因之一;混合初级反应使·H生成量增加,导致IC的氨基化反应加速,伴随生色团的重组,引起IC降解速率的提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氧化锌粉体的制备及在光催化法处理造纸废水中的应用[J];无机盐工业;2005年08期
2 施银桃,曾庆福,陆晓华;湖水净化研究进展[J];自然杂志;2001年01期
3 雷俊侠;高智荣;;纳米TiO_2光催化法和UV-Fenton法联合作用的应用研究[J];广东化工;2011年01期
4 冯霞,罗亚田;光催化与其他技术联用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J];辽宁化工;2005年09期
5 刘春华,赵楚成,叶学良;氯化石蜡生产技术的改进[J];氯碱工业;2004年02期
6 李凡修;陆晓华;梅平;;TiO_2光催化法处理六氯苯废水可行性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11期
7 何代平;;光催化法处理含Cr(VI)废水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7年01期
8 文学洙;陈德智;;光催化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化工环保;1988年05期
9 谭小萍,王国生,汤克敏;光催化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因素[J];中国给水排水;1999年05期
10 黄进;光催化法降解有机废水的显著性研究[J];四川环境;2004年03期
11 白雪峰;;H_2S分解制氢技术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09年03期
12 付晓红;;光催化法对分解硫化氢制氢的影响[J];应用能源技术;2010年12期
13 王保伟;宋华;许根慧;;甲烷直接转化合成甲醇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5年S1期
14 解恒参;朱亦仁;李爱梅;鲁玲;;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J];无机盐工业;2006年02期
15 储金宇;冷秋颖;吴春笃;依成武;;气体放电光催化法去除模拟烟气中的SO_2[J];高电压技术;2007年02期
16 韩英哲;文学洙;裴文;金永哲;;光催化法利用太阳能处理含Cr~(6+)废水的研究[J];化学世界;1983年03期
17 解恒参;朱亦仁;李爱梅;鲁玲;;二氧化钛粉体在纸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6年04期
18 魏文英;尹燕华;;CO_2合成甲酸研究进展[J];舰船防化;2008年01期
19 崔玉民,范少华;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污染物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2002年06期
20 陈玉霞;张世和;唐国锋;;TiO_2光催化法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J];污染防治技术;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穗玲;谢文彪;刘伯土;唐世荣;;二氧化钛光催化处理混合电镀废水中的Cr(Ⅵ)[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周波;王亘;刘咏;李昌建;;恶臭污染治理技术及光催化法的实验室研究[A];恶臭污染测试与控制技术——全国首届恶臭污染测试与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星凯;;活性炭/纳米TiO_2组装体系增强光催化及在染料褪色中的应用[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玉程;;纳米TiO_2在水污染检测与治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5 卜志扬;范宏;郑志鹏;谭军;李伯耿;;高纯度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6 段延佩;包月平;息摇宏;牛军峰;;光催化与酶催化降解氯酚热力学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进治;方炎;;甲基橙光催化降解的光谱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辉耀;徐培;王天民;;新型环境净化材料—半导体光催化氧化物的研制与开发[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9 韩世同;习海玲;王绪绪;付贤智;;载体效应对于光催化降解2-CEES的影响[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何星存;安婧;黄智;陈孟林;;改性铁屑内电解-光催化协同作用降解活性翠蓝及其机理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婷;纳米TiO_2光催化去除水中含氧酸盐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徐璇;基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特性的光催化-生化废水处理技术[D];重庆大学;2010年
3 亓丽芳;二氧化钛纳米片的制备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张亚新;淋洗结合石墨烯TiO_2光催化修复五氯酚污染土壤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5 陈颖;AOPs氧化处理聚合物驱采油污水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6 刘瑜;新型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脱除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林龙利;TiO_2纳米管光催化同步去除水体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协同作用及其机理[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8 王功军;二氧化钛制备及降解聚丙烯酰胺类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史慧贤;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张前程;光催化法去除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翠翠;造纸污水光催化处理及过程控制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孟锋;光催化/磁/化学氧化在水处理中应用基础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3年
3 张苓苓;TiO_2光催化去除水中溴酸盐的动力学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熊彦淇;超声—光催化协同处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的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2年
5 叶芳云;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负载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林;光催化和酶法制备低聚壳聚糖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7 张侃;超细PrMnO_3的制备、改性及光催化[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8 邱志平;TiO_2光催化去除营养液中自毒物质的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9 薛琴;可见光响应N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制备与光催化、光电催化降解六氯苯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10 王立业;稀土掺杂对TiO_2光催化去除水中有机物影响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冯卫东;“双管齐下”水更清[N];科技日报;2009年
2 冯卫东;科学家巧用两种污水处理法治理水污染[N];黄河报;2009年
3 苏杭;消费者青睐海尔除甲醛中央空调[N];大众科技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