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_2O_2相转移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氧环己烷的研究
【摘要】:本课题系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121001900)的研究内容之一。
该课题在前期以环已烯为原料,绿色化试剂双氧水(H202)为氧化剂,在常压、不使用任何溶剂的条件下,采用固载型过氧化磷钨杂多酸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合成环氧环已烷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合成工艺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所研究的催化环氧化反应体系进行了热力学性质的有关分析,采用Joback基因贡献法估算了反应体系中相关组分的恒压热容、生成热和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基础数据,并计算了相关反应的平衡常数,为其工业化生产过程的设计提供了相关基础数据。
文中针对现有固载型相转移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在固载型过氧化磷钨杂多酸季铵盐PSC的制备中,对质子酸N的选用和磷酸的加入方式以及原料配比等问题进行了重新优化,并对优化工艺后制备的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催化剂制备工艺,不仅提高了原料钨酸的利用率,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而且所制备的催化剂使用多次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
在小试优化的较佳工艺条件的基础上,对催化剂制备和环氧环已烷的合成工艺过程均进行了放大试验,并得到了相应放大后的较佳工艺条件,为H202催化氧化环已烯合成环氧环已烷工艺过程的工业化规模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
|
|
1 |
刘伟;《相转移催化一步法合成水胺硫磷》新工艺通过中试鉴定[J];化学与生物工程;1985年01期 |
2 |
施耀曾,石农原,孙祥祯,胡宏纹;氨基酸合成方法研究(Ⅲ)——相转移催化下N-(乙氧基羰基亚甲基)亚氨酸酯的烷基化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年04期 |
3 |
黄文芳;陈小茹;;二苯基二乙基季镂盐及二苯基二苄基季镂盐与取代芳醛的相转移催化Wittig反应[J];有机化学;1991年01期 |
4 |
李润涛,曹胜利,张书胜,刘红霞;K_3PO_4·7H_2O存在下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烷基化反应的研究[J];化学试剂;1995年06期 |
5 |
郑时龙,李麟,胥佩菱,季涛,伊正革;苯甲酸苯酯的相转移催化合成条件优化[J];华西药学杂志;1996年04期 |
6 |
钟海山,刘桂荣,黄庆,王科军;相转移催化合氯乙酸异丙酯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7 |
丁学杰,卢显振;相转移催化二氯卡宾反应合成甲基多巴[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84年Z1期 |
8 |
廖联安;郭奇珍;;1-取代-1-(1,2,4-三唑-1-基)频哪酮的改良合成[J];有机化学;1988年02期 |
9 |
刘增勋,刘舜尧;含磷α-碳负离子的相转移催化共轭加成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年10期 |
10 |
岑潭;新型高分子合成技术系列讲座(Ⅰ)相转移催化聚合技术及其在高分子材料合成中的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1994年03期 |
11 |
叶红;照那斯图;;聚乙二醇相转移催化合成月桂氮卓酮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6年16期 |
12 |
唐代华,何兴涛,李菊仁,罗群;相转移催化合成香料1-正丁氧基-1-乙醇乙酸酯[J];化学试剂;1994年03期 |
13 |
刘长畿;相转移催化环加成反应合成1-芳磺酰基-2-苯甲酰基环丙烷系列化合物(Ⅰ)[J];化学试剂;1996年05期 |
14 |
高连斌,杨光;丙二酸二乙酯相转移烷基化反应的协同作用[J];高师理科学刊;1996年03期 |
15 |
张复兴;相转移催化下的交叉羟醛缩合反应[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6 |
张广友,赵淑英,王正祥;氯化N-(3-长链烷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铵的合成及其相转移催化性能[J];化学通报;1998年06期 |
17 |
王念贵,叶楚平,朱瑞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合成[J];热固性树脂;2002年01期 |
18 |
周建峰;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下水相合成查尔酮[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19 |
董壮龙;相转移催化合成己二酸的研究[J];平原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20 |
张君涛;孙超;赵美霞;高军;;响应面法优化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合成工艺[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