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

刘淑涛  
【摘要】:目的: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证据。为中国基本药物中钙通道阻滞剂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对采用Meta分析法评价抗高血压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方法:全面搜集关于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Jadad评分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随机方法、盲法、分配隐藏、减员偏倚(退出或者失访)及研究的基线情况,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软件Review Manager 5.0.25对纳入的文献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论文共1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合并=2.40,95%CI=(1.72,3.34)];异质性检验的P0.1,且I250%,提示各研究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其合并统计量;0R合并值及其95%置信区间不与森林图的无效线相交,且落在无效线右侧时,提示氨氯地平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大于硝苯地平组(对照组);以总有效率的效应量0R值为横坐标,以SE (log (OR))值为纵坐标绘制的漏斗图左右基本对称,提示尚且不能认为目前的研究资料存在发表偏倚。②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显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合并=1.80,95%CI=(1.39,2.33)];异质性检验的P0.1,且I250%,提示各研究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其合并统计量;0R合并值及其95%置信区间不与森林图的无效线相交,且落在无效线右侧时,提示氨氯地平组(试验组)的显效率大于硝苯地平组(对照组);以总有效率的效应量0R值为横坐标,以SE (log(OR))为纵坐标绘制的漏斗图左右基本对称,提示尚且不能认为目前的研究资料存在发表偏倚。③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显效率与硝苯地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0R合并=1.04,95%置信区间=(0.79,1.38)];异质性检验的P0.1,且I250%,提示多个同类研究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其合并统计量;0R合并值及其95%置信区间与森林图的无效线相交,提示氨氯地平组(试验组)的有效率与硝苯地平组(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绘制的漏斗图左右基本对称,提示尚且不能认为目前的研究资料存在发表偏倚。④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不良反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合并=0.39,95%CI=(0.28,0.53)];异质性检验的P0.1,且I250%,提示各研究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其合并统计量;0R合并值及其95%置信区间不与森林图的无效线相交,且落在无效线左侧时,提示氨氯地平组(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小于硝苯地平组(对照组);以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应量0R值为横坐标,以SE (log(OR))值为纵坐标绘制的漏斗图左右不对称,提示目前的研究资料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⑤药物经济学分析的结果显示,氨氯地平的显效率的成本-效果比硝苯地平小;当显效率为100%时,氨氯地平的成本也比硝苯地平小,提示氨氯地平为最佳治疗方案。 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氨氯地平的显效率大于硝苯地平的显效率;氨氯地平的有效率和硝苯地平的有效率无差别;氨氯地平的总有效率大于硝苯地平的总有效率;氨氯地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小于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的成本-效果小于硝苯地平,两者相比氨氯地平是最佳治疗药物。由于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低,尚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的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陆敬辉;;房颤复律后采用奎尼丁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和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91年04期
2 李学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联合应用治疗暴发性肝衰一组随机对照试验[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3 刘晓松;;α干扰素治疗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92年05期
4 戴建业;;阿司匹林的胃肠毒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概况[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3年06期
5 尹非;;环丙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医刊;1993年05期
6 刘承云;累积Meta-分析对急性心肌梗塞治疗措施的评价[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4年04期
7 王德文;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新近发作的心房颤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6年06期
8 王蕊;;噻嗪类利尿剂和骨折[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6年02期
9 张靖,吴沪生;小儿重症肌无力激素治疗的对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8年10期
10 朱永赞;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对9个随机对照试验资料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8年23期
11 王飞,傅莉萍;针灸临床研究中推广RCT的必要与建议[J];中国针灸;1999年05期
12 董碧蓉,张燕玲;1978~1997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防治性研究文献评价[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年06期
13 刘建平,林辉,王思雄;中华传染病杂志中随机对照试验——1983~1997手检分析[J];华西医学;1999年01期
14 李强;临床疗效研究常用的设计方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年11期
15 张科;4种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16 张颖,毛兵,李廷谦;《上海中医药杂志》临床治疗研究论文评价[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年11期
17 刘亮,李建平,沈培南,叶爱添;静脉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新医学;2000年05期
18 张学军,李蓬秋,吕月婵,陈平,吴冀川,龙武彬,张敏;国产格列美脲胶囊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1年01期
19 郭晓昕;循证医学与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01年09期
20 夏庆,毛兵,陈光远,李廷谦;《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临床治疗试验论文的评价[J];华西医学;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勇;张勤;廖镇江;韩春茂;吕国忠;罗成群;陈炯;杨时昕;杨晓冬;刘群;;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凝胶剂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鹏;;从循证医学角度来评价中药复方制剂RCT文献——对“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的临床试验文献评价[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卿;;小针刀治疗冈上肌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08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赵龙辉;;针刀治疗枕神经痛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08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赵锦秀;毕宏政;;医护患合作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A];中华护理学会第11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毕唯静;李平;;高级别胶质瘤动脉灌注化疗的系统评价[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李国桥;Trieu Nguyen Trung;宋健平;Dang Van Phuc;;青蒿素哌喹片和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治疗恶性疟的随机对照试验[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丽祯;吴凡;王敏;沈雪勇;;激光和发光二极管红光穴位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对照[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9 李海燕;俞林娜;裴建;;上海地区针灸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质量评价[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10 付平;张凌;;CRRT治疗AKI的时机及剂量[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0学术年会专题讲座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立新;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及方法学评价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周鹍;口服中药治疗舒张性心衰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林成福;针药结合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温泽淮;中药临床试验重复测量设计与分析方法的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陈天定;中医药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文献系统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赵春梅;坤泰胶囊、龙凤宝胶囊治疗绝经综合征随机对照临床试验[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杨孙虎;胃癌外科治疗的循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刘华;中医药疗法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系统评价及随机对照试验[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罗雪;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系统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吴波;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优势药物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芝;帕病1号治疗少动和强直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余琳;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胡常红;我国急性胰腺炎治疗性文章的循证分析[D];江西医学院;2005年
4 李又佳;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中量脑出血随机对照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陈海燕;降脂药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系统评价[D];四川大学;2005年
6 范宇鹏;帕病2号方治疗震颤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陈汉锐;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袁启远;己酮可可碱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D];四川大学;2007年
9 玉珍;丁桂油软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寒凝气滞证)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雷钟;外固定架与髓内钉治疗Ⅱ、Ⅲ型胫骨干骨折的系统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毅 天白;我国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如何砥砺成“金”[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记者 胡彬;中药治“甲流”效果获国际认可[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3 武广华;循证医学概述[N];健康报;2006年
4 范维琥;循证医学应加强研究设计[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中国药科大学 彭丽虹 余正盛 春雷;丹红注射液治疗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上)[N];医药经济报;2011年
6 余志平;关注功能性肠疾病与难治性结肠炎[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杨孝文 任秋凌;自来水取代生理盐水疗伤消毒?[N];北京科技报;2006年
8 刘为民 刘保延 谢雁鸣;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国际化[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徐亚静;中医临床研究 问题与对策[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飞侠;循证医学的基层误解[N];医药经济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