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焦炭生产产品质量建模及其质量优化研究

张伟峰  
【摘要】:焦炭的生产过程是一个严重的时变、非线性、大滞后、多参数和强耦合大工业过程。焦炭作为高炉冶铁的主要原材料和重要燃料,被誉为钢铁企业的“基本粮食”,其质量的优劣对各个用焦行业后续生产的稳定性意义重大。因此,为了保证焦炭质量,建立焦炭质量模型,实施焦炭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优化控制具有十分的意义。对于焦炭的生产过程,产品影响因素众多,不仅有原料和生产工艺的影响,而且还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噪声也会对其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很难准确的对其进行质量建模与产品质量优化控制。 论文在对焦炭产品生产过程及其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焦炭质量指标和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提出了焦炭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建模和质量优化问题。 给出了基于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焦炭质量模型建模方法。通过实际的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预测的命中率能够达到焦化厂的实际要求。 对焦炭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优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对改进粒子群算法及其优化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焦炭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使用的方法有效可靠的解决了这一优化问题,为焦炭行业的优化控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树新;林克强;杜平;林乐玲;李东轩;王刚;;本钢5号高炉冶金焦热反应性研究与应用[J];本钢技术;2002年06期
2 王杏娟;董国强;刘然;方觉;李红;;唐钢焦炭反应后高温抗压强度[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陈一忠;段冬梅;;外购焦炭含粉率进厂验收测定[J];浙江冶金;2010年03期
4 惠双博;;中温沥青对装炉煤结焦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甘肃冶金;2011年01期
5 陈洪博;白向飞;王大力;姜英;;焦炭光学组织与煤、焦质量关系研究[J];洁净煤技术;2009年06期
6 郭樹才;提高焦炭质量的途径[J];化学世界;1959年03期
7 颜启;;焦炭的显微性质与质量[J];煤炭转化;1991年04期
8 巩稀奎,田波;反射率和直方图结合常规分析控制焦炭质量的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1995年01期
9 张振才!焦化厂生产科科长,刘建清;包钢焦炭质量预测方法的探讨[J];包钢科技;1998年03期
10 张艾红;;焦化厂开展技术攻关成效大[J];柳钢科技;1998年04期
11 罗道成,易平贵,胡忠于,李佳秋;合理利用煤源优化配煤提高焦炭质量的研究[J];煤炭技术;2001年04期
12 廖建国;从最近日本高炉操作看对焦炭质量的期待[J];冶金信息导刊;2005年01期
13 李庆奎;袁春兰;;影响酒钢焦炭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改善途经[J];中国冶金;2007年09期
14 舒邦君;周兵祖;李自仁;;优化炼焦配合煤质量的实践[J];武钢技术;2008年03期
15 马继波;;持续改善焦炭质量的实践[J];山东冶金;2008年04期
16 任学延;张代林;张文成;许立信;王春花;郑明东;;梅山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研究[J];煤化工;2010年01期
17 廖占平;朱子宗;刁岳川;盛建文;王鑫海;杨舫;;煤粉改性剂对非炼焦煤配煤炼焦的影响[J];钢铁;2010年07期
18 罗卫荣;;酒钢利用黏结剂配入无烟煤生产焦炭的实验研究[J];甘肃冶金;2010年04期
19 谢东;;提高7m焦炉焦炭质量的研究[J];本钢技术;2010年05期
20 钟英飞;;捣固炼焦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燃料与化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文华;张晓光;;采取技术措施 提高焦炭质量[A];高炉炼铁用焦炭质量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周兵祖;舒帮君;付强;李自仁;;合理利用煤炭资源 优化配煤提高焦炭质量[A];高炉炼铁用焦炭质量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许满兴;;焦炭质量对高炉炼铁指标的影响与改善焦炭热态性能的途径及举措[A];2010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上)[C];2009年
4 郑文华;刘洪春;;中国焦炭质量现状及改善焦炭质量的措施[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卷)[C];2001年
5 李维忠;;结焦时间对焦炭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A];苏鲁皖赣四省金属学会第十三届焦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维兴;;提高焦炭质量的技术措施[A];高炉炼铁用焦炭质量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7 刘新斌;张有芝;;提高焦炭质量、降低灰分[A];200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4年
8 王玉杰;;煤岩配煤技术在本钢焦炭生产中的作用[A];第四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玉廷;;系统优化,改善焦炭质量[A];高炉炼铁用焦炭质量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10 朱玉廷;纪同森;贺西娟;姬长侠;;强化管理,改善焦炭质量[A];苏、鲁、皖、赣、冀五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玉灵;基于响应面建模和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侯云鹤;电力系统的群体智能优化及电力市场稳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刘波;计及分布式电源的电力系统潮流及可靠性与稳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封海波;机械设备管路自动敷设设计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王伟;炼焦过程综合生产目标的智能预测与协调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吕青;思维进化和支持向量机理论及其在炼焦配煤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庞海云;突发性灾害事件下应急物资分配决策优化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曹小兵;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赵志彪;复杂机械产品装配过程在线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10 白永建;劣质煤配煤制备高质量冶金焦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峰;焦炭生产产品质量建模及其质量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彭靖;不同炼焦方式对焦炭质量的影响[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3 吴丽娟;焦炭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吴鹏飞;改善捣固炼焦焦炭质量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2年
5 来威;新投产焦炉提高焦炭质量的探索[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6 宗男夫;炼焦用煤热解及其煤焦气化的热分析动力学与结焦性指标[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7 杨颂;炼焦配煤与焦炭质量关联性的初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娓娓;焦炭生产过程质量模型建模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张纪民;焦化厂固体废弃物在配煤炼焦中的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10 武鲁晓;改进粒子群算法在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栏目主持人 周华中;出差受伤算工伤吗?[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2 胡志浩;未来10年 我国焦炭生产和出口状况分析[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3 渤海期货 温京海;焦炭质量标准与检验[N];期货日报;2011年
4 实习记者 李阳丹;焦炭出口权将日趋集中[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郑书成;我省21家企业获得2008年焦炭出口资质[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李翠红;2008年焦炭供需总体偏紧[N];中国冶金报;2008年
7 裴熬;焦炭出口配额骤降对国内市场的影响[N];现代物流报;2008年
8 齐作权通讯员 赵辉 王丽辉;“代征效应”推动全省焦炭企业节能减排[N];山西日报;2008年
9 路透;为保证奥运蓝天焦炭生产可能受影响[N];现代物流报;2008年
10 李富永;焦炭企业门槛抬高[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