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社会人类问题也越来越多。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带来的便利时,也陷入了工具理性的尴尬局面。传媒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地球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但人与人之间却越来越陌生。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彼此交流增加信任感的平台。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劳动效率,缩短了劳动时间,增加了群众收入,人们的闲暇时间多了。若群众的闲暇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引导,就会为一些不良嗜好的滋生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群众文化,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中度过闲暇时间,是对普通人民群众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群众文化的广泛参与性就决定了它具有重要的美育作用。
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分别论述了“群众”以及“群众文化”这两个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演变。重点论述了群众文化是我国历史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形态。群众文化在我国有十分广阔的基础,为当代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章分析了群众文化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有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全民素质的提高。群众文化在我国当代也有不同的发展形态,在城市主要以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为主;而在农村主要以文化下乡和民俗文化为主。要使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就要以当地的经济社会状况为基础,发展适合当地群众的文化形态。第三章阐述了制约群众文化美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大众文化对群众文化形成的冲击,政府对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都制约着我国群众文化的良性发展。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作者对如何保障群众文化美育功能的发挥提了建议。作为中国当代主流的文化形态,要确保其审美教育功能的更好发挥就要多管齐下,在抓住群众文化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实际,共同支持群众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