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二茂铁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制备及色谱性能研究

曹爱娟  
【摘要】:IKealy和Pauson等首次合成和分离得到了二茂铁化合物(Ferrocene),随后它的金属夹心结构被完全确定。二茂铁分子中的两个环戊二烯配体通过共价键与铁相结合,且这两个碳环具有π电子的芳香性和疏水选择性。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茂铁配体在有机金属化学、材料科学、工业应用,尤其是催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二茂铁配体因其独特的立体化学结构,近年来作为电化学修饰探针在分析化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类有机金属键合固定相其作为一类新型的色谱分离介质,在液相色谱分析固定相方面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我们将根据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发展新型的二茂铁固定相,扩大二茂铁配体的应用领域。Pirkle型固定相(SP)是目前适用面广、使用量大、对手性识别机理揭示较深的一类重要固定相。制备新型Pirkle型固定相,研究其分离机制是目前HPLC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二茂铁为骨架材料,合成了两种新型色谱固定相,并对其色谱性能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备了N-二茂铁基(苯酰基)-L-苯丙氨酸甲酯键合硅胶的新型Pirkle型固定相,利用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胺类、酚类、多环芳烃等不同的溶质为探针,考察了固定相的色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二茂铁分子的特殊性,该固定相可适用于正相和反相色谱模式,同时也能提供疏水、氢键、π-π、偶极-偶极、π电子转移、电荷转移、酸碱平衡等作用。该固定相带有的手性碳原子,也为一些特定的手性物质的分离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尝试对药物兰索拉唑的对映体进行手性拆分。2、利用制备的N-二茂铁基(苯酰基)-L-苯丙氨酸甲酯键合硅胶的新型Pirkle型固定相对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其线性良好(r20.999),检出限低(辛硫磷20 ng/m L、定菌磷30 ng/m L、甲基对硫磷30 ng/m L),重现性好(RSD0.16%),加标回收率较高(辛硫磷82.9%–99.7%、定菌磷90.6%–103.4%、甲基对硫磷93.5%–101.2%),能满足实际样品的检测需求。3、制备了(4-环戊二烯基苯甲酸-铁-甲苯)六氟磷酸盐键合硅胶的固定相,利用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选取多环芳烃、硝基苯胺位置异构体、萘胺位置异构体、硝基咪唑类物质、有机磷等作为溶质探针,对其色谱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色谱固定相具有明显的正相色谱性能,能在正相模式下提供π电子转移、π-π、偶极-偶极及与底物的静电相互作用等多种作用力,探讨了可能的分离机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保国,边占喜,曹立志,赵蔚;二茂铁基-1,1’-二烷基二茂铁甲醇的合成与性质[J];应用化学;2001年11期
2 徐兆瑜;;二茂铁的合成与应用[J];杭州化工;2001年04期
3 王晓丽,王艳学,边占喜;(二茂铁基、乙基二茂铁基)甲基丁胺的合成与表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3年01期
4 任红艳,李广洲,宋心琦;二茂铁化学的半个世纪历程[J];大学化学;2003年06期
5 蒋虹,陈维一,张雅文,沈宗旋;二茂铁氨基化合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4年02期
6 张首才,王丽影,刘士艳,孙雪梅;2-二茂铁基-2-丁醇的合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卓馨;;乙酰二茂铁的合成与性质测定[J];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景崤壁;徐峰;徐伟;颜朝国;;含二茂铁基树枝状化合物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7年04期
9 肖陆飞;;二茂铁的发现、制备及其应用[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叶红德;童怀多;邹如意;彭化南;郑大贵;肖依文;宋焕权;;氘代二茂铁炔酮的合成及其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11 李强;海平;;二茂铁甲基季铵盐合成方法的改进[J];广州化工;2013年06期
12 吴观丽;刘淑卿;廖增琨;;含二茂铁核的硅有机衍生物的合成[J];化学学报;1982年01期
13 张成如,尹荣鋆;合成羟乙基二茂铁的新方法[J];化学世界;1989年01期
14 孙力强;尹荣鋆;;二茂铁含氮配位体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J];化学试剂;1991年05期
15 吴海霞,朱晓苓;二茂铁的合成与应用[J];现代化工;1993年04期
16 袁云生;二茂铁的合成与应用[J];今日科技;1994年03期
17 石进超,郑晓晖,阿米娜;14种二茂铁亚胺类化合物的制备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18 刘万毅;某些二茂铁基—甲酰二茂铁烷衍生物的紫外光谱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19 廖全斌,刘明国,童开发,罗光富;3-二茂铁基-2-丁烯酸钠对失血性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0 崔小明;;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开发利用前景广阔[J];化工之友;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凤兰;王春柳;王向宇;陶京朝;;新型含二茂铁基双亚胺钼(Ⅵ)催化剂的性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樊佳;袁耀峰;王文峰;;4-二茂铁基-3,4-二氢-2(1H)-喹诺酮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边占喜;张晓涛;;含二茂铁仲胺衍生物的合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赵文献;刘澜涛;王敏灿;宋毛平;;含二茂铁基氮杂环丁基甲酸酯的高效制备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李树臣;白淑珍;李保国;;1′-烷基二茂铁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俞豪杰;王立;;新型二茂铁基树枝状化合物的合成及在离子识别中的应用[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7 李高伟;周艳丽;刘念;刘冠军;郭保国;赵文献;;具有接枝位点的二茂铁基氮杂小环叔醇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刘伟;李霞;张碧;宋毛平;吴养洁;;二茂铁大环酰胺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宋毛平;刘伟;张本尚;郝新奇;张碧;吴养洁;;二茂铁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10 刘建敏;李大成;王大奇;窦建民;;二茂铁单甲酸双核铒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琦;多二茂铁基吡啶和苯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4年
2 童荣柏;基于二茂铁/β-环糊精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双组分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戴力;新型二茂铁噁唑啉—膦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魏俊基;含二茂铁腈基聚合物及其电磁功能复合材料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常银成;基于氧化态二茂铁构建多功能自组装纳米载体及其在药物/siRNA共运输中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6 连小春;新型多二茂铁基取代吡啶盐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及光电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高敬民;二茂铁基化合物和二茂铁基聚合物及其接枝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姚琳;基于金鸡纳碱、二茂铁等优势骨架的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催化的不对称反应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9 吴红飞;二茂铁苄基叔胺环金属化及在碳—碳偶联反应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柴凤兰;二茂铁基亚胺钼(Ⅵ)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环氧化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涛;二茂铁氯代烃与伯胺反应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徐南南;3-二茂铁基环辛烯的活性开环复分解聚合反应及其聚合物性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张慧;碘促进的二茂铁联烯与含氮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滕强;新型二茂铁配体的合成与表征及α-芳硫基酯的合成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曹爱娟;二茂铁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制备及色谱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王晨君;钯催化二茂铁联烯、芳香卤化物与醇和酚的三组分反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朱学友;[3]二茂铁环蕃β-二酮配合物和含偶氮基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8 邓磊;二茂铁腙与苄溴的偶联反应及含二茂铁基共轭聚合物的合成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9 吴孔丽;二茂铁苯甲酰二肽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10 高召帅;含二茂铁取代基的脒基和茂基稀土二胺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异戊二烯的聚合性能[D];浙江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