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同干湿循环周期对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影响试验研究

杨梦  
【摘要】:硫酸盐侵蚀是导致混凝土耐久性失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干湿循环环境极大地加速了混凝土硫酸盐侵蚀进程。目前干湿循环方式尚无统一标准可依,制约了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研究的聚焦深入发展,为寻求科学的硫酸盐干湿循环制度,本试验设计了4种干湿循环周期(3d、7d、14d、21d),控制干湿时间比为3:1,干燥方式为室外自然风干,侵蚀溶液为质量分数5%的Na_2SO_4溶液,进行交替浸泡和风干,当达到预定侵蚀龄期时测试混凝土的质量、动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并在侵蚀龄期为0d、84d、189d时进行SEM试验。本文研究了不同干湿循环周期下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表观形态、质量相对值K_m、动弹性模量相对值K_E和抗折强度相对值K_f随侵蚀龄期的变化规律,利用SEM技术,从微观层次分析了混凝土宏观性能变化的原因,揭示了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损伤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混凝土质量随侵蚀龄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动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呈现先降低后增加,振荡变化后快速下降的趋势。(2)同一干湿比下,一定范围内干湿周期越长,侵蚀后期混凝土内部损伤越严重,宏观力学性能下降速度越快。(3)干湿周期为21天时,混凝土侵蚀速度最快,9次干湿循环后DW21混凝土力学性能不断下降,而DW3混凝土力学性能持续上升。(4)微观结构可以看出,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过程中,内部结构经历了“初始缺陷-填充密实-产生裂缝-进一步填充-开裂扩展”的恶性循环过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汤运昌;张志军;安鹏飞;窦枚琦;周航;;干湿循环作用下尾矿砂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1期
2 李焱;汤红英;邹晨阳;;多次干湿循环对红土裂隙性和力学特性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8年03期
3 任俊卿;侯天顺;Sibel Pamukcu;;干湿循环作用下废弃泡沫轻量土水稳定性试验研究[J];公路;2017年02期
4 陈永艾;刘福春;张会平;;膨胀土干湿循环试验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7年08期
5 陈新中;;高速公路粉黏土干湿循环效应试验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5年06期
6 李克钢;吴勇;郑东普;;砂岩力学特性对干湿循环效应响应规律的试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7 张祖莲;梁谏杰;黄英;邱观贵;袁强;;干湿循环作用下红土抗剪强度与微结构关系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8年03期
8 简文彬;胡海瑞;罗阳华;唐炜业;;干湿循环下花岗岩残积土强度衰减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7年03期
9 冷挺;唐朝生;施斌;;干湿循环条件下重塑膨胀土的裂隙发育特征及量化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6年05期
10 王福玉;;硫酸盐干湿循环条件下混凝土强度及断裂性能实验研究[J];科技风;2015年11期
11 刘润东;张家玮;刘生纬;李凯;张晨宇;;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8年04期
12 曾召田;吕海波;赵艳林;蒋文宇;;膨胀土干湿循环效应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6期
13 张芳枝;陈晓平;;反复干湿循环对非饱和土的力学特性影响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14 刘顺青;胡海涛;蔡国军;陈宇;杨辉;;干湿循环对有无上覆荷载作用镇江下蜀土抗剪强度的影响[J];工业建筑;2019年04期
15 王峥;;干湿循环对掺粉煤灰高水材料力学特性影响[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8年03期
16 杨乾;潘瑞;;干湿循环作用下聚乙烯醇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研究[J];新疆有色金属;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志辉;唐春;杨普济;帅东;杨玲;;干湿循环下原状黄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A];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2 郑雷刚;杨怀玉;;干湿循环下醇胺基阻锈剂对混凝土中钢筋阻锈作用的试验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冯丽娟;杨怀玉;王福会;;干湿循环条件下葡萄糖对混凝土中钢筋的缓蚀作用[A];第十七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4 葛勇;杨文萃;袁杰;张宝生;李宁;;硫酸盐溶液中混凝土抗冻融干湿循环性能[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高丹盈;刘元展;李趁趁;赵科;;特定条件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研究[A];FRP与结构补强——'05全国FRP与结构加固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5年
6 巩家宗;杨树桐;;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CFRP筋嵌入式加固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A];第2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7年
7 陈安娜;曹发和;张鉴清;曹楚南;;碳钢干湿循环电化学噪声的分形几何分析[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8 陈生水;石北啸;蔡正银;宋嘉伟;;膨胀土多次脱湿土水曲线模型[A];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9 赵铁军;高倩;;干湿循环条件下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及钢筋锈蚀[A];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科技论坛与全国第六届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巍巍;张廷毅;;劣化作用后混凝土劈拉强度[A];第十七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克彬;古城寨遗址粉土力学性状的干湿循环效应与城墙响应特征[D];郑州大学;2019年
2 陈怀成;干湿循环—盐结晶转化为应力的海洋环境混凝土强度预测[D];东南大学;2018年
3 王明芳;干湿循环作用下石膏质岩劣化特征与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4 袁文;酸碱环境干湿循环作用下砂岩强度劣化规律及化学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5 傅晏;干湿循环水岩相互作用下岩石劣化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袁志辉;干湿循环下黄土的强度及微结构变化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张梁;酸性环境干湿交替作用下泥质砂岩宏细观损伤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童星;土—膨润土力学水力特性及其隔离墙的固结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9 刘龙武;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的破坏特征及勘察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曹光栩;山区机场高填方工后沉降变形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杨;干湿循环下MgCl_2侵蚀对水泥-矿渣浆体微结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王晖;干湿循环作用下花岗岩残积土边坡模型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D];厦门大学;2018年
3 杨梦;不同干湿循环周期对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影响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4 郁培阳;干湿循环作用下深部粉砂岩蠕变特性与本构模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
5 刘鹤;软岩崩解特性试验研究与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6 何贤元;酸性环境干湿循环作用下贺兰山岩画载体砂岩力学特性研究[D];宁夏大学;2018年
7 李振;干湿循环下红粘土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D];贵州大学;2018年
8 王明明;干湿循环环境下混凝土抗压强度退化试验[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
9 郭玉柱;低温—干湿循环条件下水泥砂浆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10 邵玉;基于界面特征的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劣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