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干预在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干预对轻中度OSAS患者的干预的应用效果;评价保护动机理论的轻中度OSAS患者的干预对轻中度OSAS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夜间呼吸暂停症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睡眠监测室确诊为轻中度OSA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组,前36例纳入对照组,后36例纳入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措施,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群体教育、群组训练等。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开展效果评价,评价工具为身体测量指标、日间嗜睡量表、PSG监测结果、OSAS自我管理行为问卷、OSAS生活质量问卷。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70例,试验组、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结果如下:(1)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颈围平均数由干预前(37.80±1.91)cm,减少为(36.37±2.60)cm;体重测量值由干预前(78.61±4.46)kg,减轻到(75.02±4.97)kg;BMI测量值由干预前(27.80±2.61)kg/m~2,减小到(23.91±3.60)kg/m~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由干预前(20.51±2.76)次/h,减小到(17.96±3.18)次/h;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由(70.56±3.16)%,上升到(81.6±3.69)%;ESS嗜睡得分由干预前(14.54±1.63)分,减少到(8.12±3.11)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的平均分由干预前(71.35±7.28)分,增加到(77.45±8.58)分;生活质量得分由干预前(3.87±0.28)增加到(4.99±0.23)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干预比常规干预,更能缩小轻中度OSAS患者的颈围,降低患者体重、BMI,提高轻中度OSAS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轻中度OSAS患者睡眠质量、日间嗜睡、生活质量。(2)本研究可以验证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轻中度OSAS患者的干预内容实用、患者可接受且有效,适宜在临床及社区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