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水凝胶的辐射合成与应用研究

杨华  
【摘要】: 智能水凝胶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温敏性水凝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PNIPA)水凝胶作为高温收缩的温敏水凝胶,由于其适宜的相转变温度和溶胀性 能被应用于药物的浓缩及药物释放。 目前,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常与其他单体以化学交联的方式合成共聚水 凝胶,通过单体的不同与配比的差异,改变相转变温度、溶胀度、溶胀-消溶胀速 率。常用与NIPA共聚的单体有丙烯酸类或甲基丙烯酸类、丙烯酰胺类衍生物等。 由于PNIPA类水凝胶多用于大分子蛋白质、酶的药物缓释。作为药物释放的 载体,要求PNIPA类水凝胶产物纯净、无毒、在人体内受离子强度影响较小,可 适用于难溶药物或大分子药物的释放。采用化学交联的引发剂、交联剂可能污染 水凝胶,对药物的活性不利;很难与疏水物质合成均聚水凝胶;仅适用于小分子 亲水药物的控制释放;受离子强度影响较大等。 为了改进PNIPA类水凝胶的性质,以适应不同需要,本工作采用不加入引发 剂与交联剂,辐射合成NIPA与四类单体的共聚物或形成互穿网络,以适应不同需 要。四类单体为①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②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 及线形聚合物PVP。③2-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AMPS)。④丙烯酸钠(SA)、甲 基丙烯酸钠(SMA)通过性能测试与表征,得到以下结果: 1.辐射合成PNIPA水凝胶,通过溶胀性能测试,探讨聚合条件,在剂量率为 1kGy/h、辐射剂量为30kGy、密封条件下,PNIPA水凝胶性能较好。 2.采用有一定疏水作用HEMA作为共聚单体,在保持较大的溶胀度与适宜的相 转变温度的基础上,采用与HEMA溶度参数接近的溶剂(正丁醇)合成均质 凝胶。以木瓜蛋白酶作为模型药物进行药物释放表明,共聚水凝胶与互穿网络 (IPN)水凝胶分别适用于药物缓释与较快释放。 3.采用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及线形聚合物与NIPA共聚,在保持较大的溶 胀度与适宜的相转变温度的基础上,改善PNIPA水凝胶的耐盐性,并且两类 共聚水凝胶对难溶药物乙酰水杨酸具有增溶缓释作用。 4.采用低配比AMPS合成高溶胀度的P(NIPA-AMPS)水凝胶,适当提高相转变温 度的同时,显著提高溶胀度,并分析其溶胀机理。通过P(NIPA-AMPS)浓缩木 瓜蛋白酶表明,适当调节辐照剂量和单体配比,PnyIPA-AMPS)共聚水凝胶可 用于大分子蛋白质的浓缩分离。 5.采用低含量 SA、SMA与*PA共聚合成水凝胶,和 PpelPA)T(SA互穿网络水 凝胶比较。通过溶胀测试,上述水凝胶具有温敏性与叫值敏感性。比较共聚 水凝胶和互穿网络水凝胶可以看出,互穿网络水凝胶中两种组分的性质可以 同时体现,而共聚水凝胶中两种组分互相影响。以木瓜蛋白酶作为模型药物, 共聚水凝胶与互穿网络凝胶均在酸性条件下药物不释放,在中性条件下释放: 并且共聚水凝胶中的药物缓慢释放,而IPN水凝胶释放速度较快。 6.为了了解NIPA类水凝胶中水的性质以及水与高分于链的相互作用,使用差示 扫描量热法(DSC)区分自由水与结合水,并且获得体积相转变温度,其值与 溶胀法测定值相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单军,刘占军;辐射合成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及其共聚物水凝胶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年09期
2 刘崎;杨小敏;付海英;朱智勇;;氮-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凝胶的辐射合成与性能表征[J];核技术;2007年08期
3 单军,刘占军;辐射合成PAM水凝胶吸附水状态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年02期
4 翟茂林,伊敏,哈鸿飞;电离辐射技术在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合成与改性中的应用[J];同位素;1995年02期
5 单军,齐敏辉,左光汉,刘占军;辐射合成含β—环糊精主体分子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及其体积相变研究[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6 陈洁,单军,刘占军,张懋森;PAM、PNaA和P(AM-NaA)水凝胶微观形态的分形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年S1期
7 ;水凝胶空气清洁器[J];航天技术与民品;2000年06期
8 吴李国,章悦庭,胡绍华;缩甲醛法制聚乙烯醇(PVA)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9 刘恩玲,周年琛,朱秀林,路建美;水解P(VAc-MA)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吸水性能[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范会强,廖列文,涂星,管海凤;刺激响应性水凝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上海化工;2003年06期
11 刘永兵,蒲万芬,杨小松,胡琴;抗盐性水凝胶合成试验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年01期
12 陈军武,沈家瑞;高吸水聚丙烯酸钠的表征[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8期
13 杨华,庄银凤,朱仲祺,宋伟强,赵惠东;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水凝胶的辐射合成及其药物控释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14 徐黔江,潘西庆;水凝胶脱水行为的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15 朱文渊,崔英德,方岩雄;含NVP聚合物水凝胶的研究及其应用[J];广州化工;2002年04期
16 肖君,崔英德,范会强,袁庚申;pH敏感性水凝胶的制备与作用原理[J];河南化工;2003年08期
17 李榛;;用二氧化硅水凝胶除啤酒中的冷冻混浊[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87年09期
18 刘钰铭,杨月琪;辐射制备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水凝胶的动力学研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88年01期
19 吉静,黄明智;明胶-聚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的溶胀动力学[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2年02期
20 肖慧,刘兆民;环境敏感性水凝胶的制备和应用[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红艳;何素芹;刘文涛;吴刘锁;郜娅;朱诚身;;温度、pH敏感共聚物,粘土复合水凝胶的辐射合成与表征[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2 陈敏华;;英捷尔法勒水凝胶填充除皱致双下睑肿胀2例[A];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2年
3 梁晔;刘万顺;韩宝芹;;海藻酸盐复合水凝胶的性质及包载固定化细胞的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丁建东;俞麟;常广涛;张正;张欢;杨子刚;;嵌段共聚物类可注射性物理水凝胶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5 王淑芳;洪彦航;张明睿;宋存江;;γ-聚谷氨酸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用于创伤敷料的探索[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惠芳;刘成胜;王秀川;苏静;黄元生;包巴特尔;马自勤;;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应用范围和注射层次的探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万子义;赵鹏;奚廷斐;;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中残留单体的HPLC测定[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李宝芳;曹堃;徐雅玲;李伯耿;;粒状PNIPA水凝胶的浓缩分离性能[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9 朱斌;莫建民;刘东升;刘白则;曹孟君;;医用聚丙稀酰胺水凝胶乳房填充术并发症及其治疗[A];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2年
10 金宝玉;曹孟君;;医用水凝胶的应用及进展[A];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骞;多孔智能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D];浙江大学;2009年
2 扈蓉;光响应和光交联型多糖基水凝胶的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3 吴德群;基于聚己内酯的生物可降解水凝胶及功能化胶束的制备与应用[D];武汉大学;2009年
4 杨韶平;环境敏感型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谭帼馨;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水凝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6 张高奇;海藻酸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H/温度敏感水凝胶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7 黎新明;共聚物水凝胶接触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8 武旭业;半互穿水凝胶的合成、性能及高分子基因载体合成[D];武汉大学;2004年
9 翁丽惠;聚合物水凝胶的表征及其智能行为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徐晖;聚甲基丙烯酸—泊洛沙姆水凝胶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水凝胶的辐射合成与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2 潘婷婷;温度和pH双重响应性水凝胶的制备及其药物控制释放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张朋飞;pH/温度响应性聚N-丙烯酰基甘氨酸酯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刘建伟;含偶氮基团的光响应水凝胶的制备与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5 崔亦华;NVP三元共聚物水凝胶角膜接触镜材料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2年
6 丛军;基于水凝胶的光纤光栅传感器[D];浙江大学;2003年
7 赵育;羟乙基甲壳素及其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能和药物缓释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8 杨哲;基于Diels-Alder反应的温度响应性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胡菡;用于结肠定位释药体系的可生物降解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陈艳清;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对大鼠树突状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姗;苏州大学成功研制新型水凝胶敷料[N];中国纺织报;2009年
2 记者 黄堃;新型水凝胶,可“修补”腭裂[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丁姗;苏大研制成功新型高吸液性水凝胶伤口敷料[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侯玉岭;“水凝胶”被纳入重点监测目标[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丁姗;不粘连伤口还能缓释药物[N];江苏科技报;2009年
6 泽雯;新型水凝胶可定向修补腭裂[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潘宁;艾利丹尼森推出新型医用敷料技术[N];中国纺织报;2009年
8 记者 朱永坤 特约记者 宋振发;让荒漠变绿洲成为可能[N];中国化工报;2002年
9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烧伤整形外科副教授 鲁青;隆胸选择是关键[N];家庭医生报;2004年
10 耿新芳 刘艳元;苏大研制出水凝胶膜[N];新华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