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一氧化氮与慢性肺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摘要】:
背景和目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发病的先决条件,其病理生理特征是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和肺血管结构重建(pulmonary vascular remodeling,PVR),尤其后者是形成持续性HPH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细胞因子参与肺血管结构重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其中两种重要物质。bFGF具有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移行和弹性蛋白合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血管生成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NO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松弛血管平滑肌、促进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抑制胶原合成的作用,因而,bFGF、NO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但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bFGF、NO有否变化,二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HPH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测定了28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清bFGF、NO含量,并分别将其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反映肺动脉压的超声指标——右室射血前期时间与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的比值(RVPEP/AT,>1提示肺动脉高压)进行相关分析,同时也将它们二者进行相关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bFGF、NO与HPH的关系及其在慢性肺心病病理生理中的作用及意义,为慢性肺心病的防治寻找新的途径。
对象与方法:慢性肺心病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2-74岁,平均(60±12.20)岁。根据病情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8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bFGF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血清NO的测定采用硝酸还原法,RVPEP/AT值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进行测定,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测
郑州大学2003硕士论文
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一氧化氮与慢性肺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定PaOZ。
结果:(1)慢性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清bFGF水平[(67名6士
14.86Pg/ml),(55.0士13.66)p留in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9.88士12.95)pg/ml,p0.01,
Po.ol],急性加重期又高于缓解期(P0.01);慢性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
血清No水平[(70.43士7.22),(103.0士8.07)p molj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25.66士
7.43)p mol/l,p0 .001,p0.001],急性加重期也低于缓解期(P0 .01)。慢性肺心病
组急性加重期paoZ[(5 1 .86士6.54)mmHg]低于缓解期[(71.29士6.36),p0 .01]。慢性肺
心病组急性加重期RVpEp从T值(1 .55士0.18)高于缓解期[(1.24士0.13),P0 .01],二者
均大于1。(2)慢性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清bFGF水平均与PaOZ呈负相
关沪一0.48,P=0.01:r=一0.43,P=0.024),与RVpEP/AT值呈正相关(厂0,80,
P=o.oo7;二0.73,P=0.001);慢性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清NO水平均与PaoZ
呈正相关(件0.59,P二0.001;r=0.39,P二0.04),与RvPEp护汀值呈负相关
(r=一0.56,P=0.ooZ;厂一0.54,P=0.oo2)。(3)慢性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清bFGF
水平均与NO呈负相关(二一0.39,P=0.038:二一0.41,卜0.03)。
结论:(l)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bFGF水平升高,且与PaoZ呈负
相关,与RVPEP从T呈正相关;经治疗后缓解期血清bFGF水平降低,但仍与PaoZ
呈负相关,与RVPEP/AT呈正相关,提示bFGF参与了慢性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2)慢性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血清NO水平降低,且与Pa02呈正相关,与RVPEP护汀
呈负相关;经治疗后缓解期血清NO水平升高,仍与 PaOZ呈正相关,与RVPEp/AT
呈负相关,提示NO亦参与了慢性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3)慢性肺心病组急性
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清bFGF与NO均呈负相关,提示二者存在某种抑制作用。通过
提高血清NO水平,抑制bFGF的促细胞增殖作用,延缓肺血管重建,从而降低肺
动脉压,有可能成为一种防止HPH发生的有效途径。(4)b FGF受体拮抗剂抑制bFGF
生物活性或以反义bFGF基因技术阻断其合成、分泌,抑制细胞增殖反应,有可能
成为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