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对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摘要】: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普及是强国图治的良方和开启民智的钥匙,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科学的希望,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着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伟大复兴。因此,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和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全社会都应积极参与并为之努力的系统工程。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加倍重视科学普及教育和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美国制定“2061”计划和发表《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英国发表《实现我们的潜力》科技白皮书和《科学与社会》、日本制定《科学技术基本法》、印度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国家科学传播研究所以及我国政府颁布《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制定“2049”计划等,都把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作为最终目标,充分发挥科学普及对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关键作用。
文章调查了郑州市大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现状,参考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和青少年创新能力调查的资料,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充分论证了科学普及与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巨大相关性,指出科学普及对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潜在指导作用,反驳了极少数人认为科学普及抑制青少年创新能力的观点。科学普及实践活动,能够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和吸引其对科学的兴趣,使其能亲身体验科学过程和参与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通过科学过程体验,青少年丰富了客观的科学知识,发展了进步的科学思想,掌握了实用的科学方法,培养了求真的科学精神,锻炼了求异的科学创新思维,从而提高了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在调查结果分析中,通过国内外的资料比较,文章肯定了我国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正逐年提高,但增长缓慢,仍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指出了我国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有关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如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教育者教育观念落后、课程设置不甚合理、科普投入不足、科技活动重视不够、对科学普及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作用认识不足、素质教育尚未完全落实等等,并对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随后,文章详细阐述了科学普及在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方面的途径和重要作用表现,着重强调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问题根据新形势下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深层次思考,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