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
【摘要】:本论文在混沌动力学和模糊系统理论的基础上,主要对用于预测非线性时间序列的模糊神经网络的建模和学习方法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及结果如下:
(1) 提出了一种模糊神经网络的混合BP学习方法。该方法能够直接从数据中提取、优化模糊规则,用BP算法调整各变量隶属函数参数和网络权值。
(2) 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神经网络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规则编及解码方法。该方法与模糊规则的二进制编码与多值编码相比,分别数百倍和数倍地减少了染色体的长度,缩短了运算所需要的时间。
(3) 对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模糊神经网络规则库和参数的预测精度较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问题是需要调整的参数较多,每代运算量较大,所需时间较长,而优化网络时设置的代数太少,在有限的代数中,不能达到系统最优解。
(4) 把GA和BP算法相结合用于优化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与混合BP算法相比,不会丢失模糊规则的重要信息,一定能得到最优模糊规则库,加快了收敛速度,避免了BP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与纯粹的遗传算法相比,减少了参数优化所需的时间。
(5) 使用以上几种算法优化得到的模糊神经网络,对Lorenz混沌时间序列进行了预测。仿真结果得到了用GA和BP相结合优化的系统预测精度最高,混合BP学习算法次之,遗传算法优化的系统预测精度最低的结论。
|
|
|
|
1 |
张勇;关伟;;基于最大李亚普诺夫指数的改进混沌时间序列预测[J];信息与控制;2009年03期 |
2 |
郑永康;陈维荣;戴朝华;王维博;;Gaussian小波SVM及其混沌时间序列预测[J];控制工程;2009年04期 |
3 |
向昌盛;周子英;余喜林;张林峰;;遗传算法在混沌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8期 |
4 |
赵晶;孙俊;须文波;;基于文化量子粒子群的模糊神经网络参数优化[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10期 |
5 |
金丰;翟永杰;贾庆岩;董泽;;基于熵判据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6 |
黎敏;徐金梧;阳建宏;杨德斌;;基于多变量相重构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7 |
田旦;许才军;鲁铁定;;基于Lyapunov指数与神经网络融合的预测模型研究[J];测绘通报;2008年10期 |
8 |
吴小苗,韩祯祥;电力系统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稳定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995年04期 |
9 |
张绍德,王志营,陈正;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二阶惯性纯滞后系统研究[J];电气传动自动化;1997年02期 |
10 |
王耀南;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神经控制及其应用[J];高技术通讯;1997年03期 |
11 |
赵国强;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
12 |
达飞鹏,宋文忠;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大系统滑模自适应控制[J];控制与决策;1998年06期 |
13 |
鲍其莲,张炎华;模糊神经网络的局部调整快速学习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8期 |
14 |
达飞鹏,宋文忠;用输入输出模型表示的非线性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滑模自适应控制[J];电子学报;2000年07期 |
15 |
孙增圻;模糊神经网络及其在系统建模与控制中的应用[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16 |
高峡,孙作安;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
17 |
王秀娟,侍洪波;应用聚类和模糊神经网络方法设计模糊规则库[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18 |
张彦军,刘俊,张文栋;目标识别中的人工神经网络应用[J];微纳电子技术;2003年Z1期 |
19 |
李迎春,申东日,陈义俊;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3年01期 |
20 |
王大志,金辉,王振雷;基于遗传算法的非线性多变量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控制[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