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缓释纳米粒拮抗耳氧化损伤实验研究
【摘要】:耳聋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多发病,现全世界约有1亿人患有耳聋,并且每年以数百万人递增。近年发现一些病变,如缺血、噪声暴露和耳毒性药物使用后,可导致耳蜗缺血缺氧,耳蜗内活性氧的表达显著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而自由基是氧分子的不完全代谢产物,与细胞膜上不饱和脂肪酸RH反应,直接损伤内耳细胞膜,造成一系列细胞功能紊乱及损伤,导致神经性耳聋。
褪黑素(MLT)是人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重要物质,是迄今发现最强的内源性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褪黑素一旦被氧化便不能被还原,可避免自身氧化作用导致的自由基产生,而且副作用极小。同时褪黑素又具有高亲脂性和少部分亲水性,高度弥散穿透能力,能在细胞膜,胞浆和细胞核中发挥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清除化学反应中的羟自由基,亦可抑制过氧化氢引起的过氧化脂质含量的升高,还能改变酶抗氧化剂的活性,增强体内抗氧化酶和谷胱苷肽过氧化酶(GSH-PX)的活性,并且还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及优先在核中积聚的特性,故能有效保护生物大分子如脂质、DNA免受自由基损伤,从而对氧自由基的损伤起保护作用。通过外源性口服补充褪黑素,能有效清除自由基,防止自由基对内耳氧化损伤。但现有褪黑素药物制剂服用后血药浓度可迅速上升,下降很快,在体内半衰期(t_(1/2))仅为45min,且较难通过内耳迷路屏障,很难达到防治因氧化造成耳聋慢性损伤的目的。本研究课题利用纳米载体技术可缓释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可达到靶向输送目的、有较强的穿透性、可在保证药物作用的前提下减少给药剂量,从而减轻或减免毒副反应、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有利于储存、可保护核苷酸,防止其被核酸酶降解、可帮助核苷酸转染细胞,并起到定位作用、可用以建立新的
|
|
|
|
1 |
肖永良,董银生;褪黑素的抗衰老与老年性疾病[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9年06期 |
2 |
熊加祥,黎海蒂;褪黑素抗自由基作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0年01期 |
3 |
田少江,贾汝汉,丁国华,叶林峰;褪黑素对庆大霉素致急性肾损害的保护作用[J];重庆医学;2002年10期 |
4 |
杨迎暴,罗景慧;褪黑素与肿瘤[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5年06期 |
5 |
王黎生;褪黑素“倒拨老化时钟”[J];长寿;1998年12期 |
6 |
许建明,徐叔云;褪黑素拮抗肝氧化性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9年01期 |
7 |
钱白音,魏伟,徐叔云;褪黑素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
8 |
伊见;;昨晚,您睡了吗?[J];中国保健;2001年19期 |
9 |
高思海,杨辰垣;褪黑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2年02期 |
10 |
钟历勇
,张林
,金晖
,王惠
,杨志红
,董莉
,杨兵全
,李玲
,孙子林
,葛祖恺;褪黑素对糖尿病应激状态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影响[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3年03期 |
11 |
陈伟家,翁辉廉,温预关;褪黑素的研究近况[J];医药导报;2003年10期 |
12 |
李经才,于多,李争;褪黑素的神经保护作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年S1期 |
13 |
袁媛,龙村,关彬,史世勇,温福兴,张燕婉;褪黑素对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4年04期 |
14 |
邱贵兴;王海;吴志宏;;褪黑素、5-羟色胺和钙调蛋白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中的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年06期 |
15 |
范武峰;;失眠与褪黑素[J];养生大世界(B版);2008年09期 |
16 |
;德研究发现褪黑素能预防皮肤癌[J];家庭医药;2010年02期 |
17 |
徐峰,李经才,马孔琛,王敏,黄永军,高光恩;β-内啡肽、5-羟色胺对褪黑素降皮质酮作用的影响[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
18 |
高允东,耿金荣;褪黑素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年03期 |
19 |
刘莉,王永明;褪黑素对人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和增殖指数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20 |
刘锦波,唐天驷,肖德生,陆任元,沈铁成;褪黑素对急性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