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技术应用风险的研究
【摘要】: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不断出现,在人类的工程实践中逐渐推广应用,并且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是,新生事物都有逐渐完善并且日臻成熟的过程。在建筑新技术推广应用初期,会有或多或少的不确定因素存在,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可能给工程项目带来不利影响。由于建设产品凝结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并且建设产品的可靠性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有必要对建筑新技术应用风险进行研究。
本文针对建筑新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借鉴了风险研究的一般理论,对建筑新技术应用风险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路线遵循了风险研究的一般步骤,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建筑新技术应用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首先,论述了建筑新技术应用风险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文献检索表明,国内对这项研究尚少,而国外已有一些研究涉及该领域。
2.其次,介绍了风险研究的一般理论,以便为进一步的论述作准备。
3.第三部分是针对建筑新技术应用风险的研究,该部分包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对建筑新技术应用研究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建筑新技术应用风险的辨识。本文采用了因果分析的逻辑方法和专家调查法建立了建筑新技术应用的风险审核表;第二步主要是风险的定量研究,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进行定量化研究,对风险估计和评价建立了层次分析模型,在对风险进行估计时还引入了信息熵的方法,并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专家所提供信息的有效性;最后是风险的应对决策,本文对于不同的风险提出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并且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个风险应对措施的权重,从而可作为风险应对决策的参考依据。
4.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并结合具体的技术和具体的工程项目,给出了建筑新技术应用风险研究的实例。案例分析证明本文研究结果在实际中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实用价值。
本文采用了多种分析手段对建筑新技术应用风险进行研究,得出了分析定量模型,并给予这方面研究提出了建议。
|
|
|
|
1 |
林细军;在公路工程和养护中推广应用阳离子乳化沥青技术[J];广东公路交通;1994年03期 |
2 |
江逢潮;“无梁无柱百米楼”——上海申鑫大厦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楼盖施工[J];建筑施工;1994年05期 |
3 |
秦家铭,侯唯一;发挥专业技术优势 发展铁路电气化事业[J];中国铁路;1995年12期 |
4 |
张增记,黄伟平;石龙二桥连续梁的施工[J];广东公路交通;1995年04期 |
5 |
唐汉新,穆旭,徐清明;女姑口跨海桥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技术[J];海岸工程;1995年03期 |
6 |
马其盛;复合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应用[J];广东公路交通;1996年02期 |
7 |
张德伟;高等级公路现场预制梁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1997年08期 |
8 |
刘学峰,王文毅;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7年04期 |
9 |
邱定贵;对旧路地下管线的处理措施[J];广西交通科技;1997年04期 |
10 |
温选红;悬索桥施工中的前期测量工作[J];铁路航测;1997年03期 |
11 |
陆元生;回旋钻机成孔就地灌注桩施工[J];孝感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12 |
姜长全,杜志达;江垭RCC大坝施工概述[J];水利水电技术;1998年02期 |
13 |
罗军;上海海湾大厦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监理[J];水运工程;1998年09期 |
14 |
武建民,陈忠达,武奇生,申爱琴,戴经梁;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探讨[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15 |
林志远;桥梁钻孔桩施工事故处理[J];广东公路交通;1998年02期 |
16 |
何军;三轴机摊铺混凝土控制路面平整度的探讨[J];广西交通科技;1998年04期 |
17 |
刘庆臣,刘伟,魏志刚;水稳砂砾施工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交通科技;1998年03期 |
18 |
韦莲,马旭光,唐建林;中小桥空心板梁简易施工工艺[J];黑龙江交通科技;1998年04期 |
19 |
刘英,王顺芝,汪仲琦;大跨度超长结构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J];江苏建筑;1998年S1期 |
20 |
李蔚松,刘强;建筑围护结构节能防水之我见[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