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学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周鹏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是以知识为基础,以高科技为核心,表现为对知识、科学、技术及管理的生产、利用和消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众多知识高峰的支撑,大学城以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以高校教育、科学研究、产业开发三位一体为特色,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密集区,也是知识型产业的密集区和孵化中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源、思想库,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将大学城建设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 以大学城建设为代表的新浪潮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了新的发展时期。如何看待大学城?大学城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大学城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大学城建设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首先,从高教层面看,是大学资源重组和开发的需要;其次,从中观层面看,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最后,从国家层面看,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文从大学城最基本的概念谈起,在理论分析部分,借助集散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经济学理论,全面阐述了大学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而在对大学城建设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大学城建设不同阶段运营的特点。在实证分析部分,通过比较国内外大学城发展现状,揭示了国内大学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内大学城建设的战略调整思路,并结合郑州龙子湖大学城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的情况,提炼出了相应的结论:大学城发展具有和谐性、阶段性和规律性。 一个国家要振兴,一个民族要强盛,不仅需要物质资本的积累,更需要人力资本的支撑,大学城,正是顺应这种潮流和趋势而产生的,大学城建设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更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关键在于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高度重视大学城建设的战略地位,遵循大学城发展的客观条件,把握大学城发展的和谐性、阶段性和规律性,从而推动大学城建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明星;建立肇庆高职教育大学城设想刍议[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冯增俊;中外大学城与广州大学城的发展定位[J];高教探索;2003年03期
3 楚小庆;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城构建——从人本主义思想到自然人文特色[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红英;康云;;逛大学城去[J];政协天地;2003年03期
5 肖郴松;大学城集成效应及其问题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袁岳;;大学城里的喜羊羊[J];青年博览;2011年05期
7 ;东方大学城教学共同体成立[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袁圣军;大学城社区文化的理论与建设初探[J];江苏高教;2002年03期
9 陈万鹏,扬勇俊;关于“广州大学城”建设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期
10 戚玉松,沈广斌;大学城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江苏高教;2002年06期
11 房芸;大学城办学创新之路的探索[J];江苏高教;2004年01期
12 ;大学城新校区建设大事记[J];美术学报;2004年01期
13 许红峰,庄昔聪,彭雪涵,连文毓;福州地区大学城体育物质资源的优化与共享[J];体育科学研究;2004年04期
14 张凯华;;东方大学城欠款22亿内幕[J];中国社会导刊;2004年09期
15 黄敬宝;大学城与素质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年01期
16 皮耐安;未来松江大学城的灵魂:各校相对独立,教学资源共享[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9期
17 杨天平;发达国家大学城的发展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8 刘卫;到大学城周边淘金去[J];职业圈.好财路;2005年03期
19 宋懿琛;;全球大学城市排名[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年01期
20 严亮;;一年建起一座大学城——记者目击小谷围岛“一年成城”全过程[J];黄金时代;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发展中的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银妮;;当代中国大学城规划选址探讨[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邓江玉;;大学城若干问题的研究——全国高教科研“十五”规划课题研究论文[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彭岚兰;沈玉芳;柏程豫;;现代大学城发展特点及选址原则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王恒栋;王建;祁峰;;广州大学城综合管沟工程介绍[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刘中英;杨烨;;上海松江大学城体育物质资源共享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黄俊杰;谢玲;;大学城居住区热环境调查与改善措施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胡宏;张翔;徐建刚;;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实施检讨与建议[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红兵;方秀菊;;大学城兴起对高校学报改革的启迪[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10 苏坤兴;;福州大学城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效为;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2 官远发;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及启示[D];同济大学;2007年
3 冯刚;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4 梁海岫;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5 汤朔宁;大学校园生活支撑体系规划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陈慧青;中国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邓剑虹;文化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大学校园规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8 李薇;苏丹Palogue油田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岳建军;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鹏;大学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2 陈小东;大学城规划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小良;独立与共享: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分析——我国大学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邱晓敏;我国大学城兴起与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5 叶嫔华;大学城商业地产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孟永红;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的机制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玲;新开发大学城用地布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陆稻稻;当前大学城师生信任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上官琳;我国大学城开发现状及开发运作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李丽辉;岳麓山大学城店铺名称的语言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沈虞婷;江宁大学城召开科技产业工作会议[N];江苏经济报;2010年
2 省委政研室 尹宏隽 安伟;建设大学城[N];河南日报;2000年
3 陆昀;东方大学城遭查[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4 范利祥 罗昌平;大学城成为整顿重点[N];中华建筑报;2004年
5 李娜;济南新城——大学城塑造文化氛围[N];经理日报;2009年
6 记者 林霞虹 毕征 任朝亮 周祚 刘旦 王飞 任珊珊 徐静 王鹤;大学城以南将建限价房[N];广州日报;2010年
7 刘笑一;“阿拉”钟情“大学城”[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8 董锐 李昊原 赵一;郫县“智力新城”全新露脸[N];成都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杨立君 戚海燕;京东崛起大学城[N];北京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李舜佶 周进达;大学城商业圈崛起之困[N];江苏经济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