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治疗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摘要】:背景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临床常见的小儿心血管疾病,严重地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及早发现、诊断与治疗,对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心血管影像学不仅能提供心脏和大血管的形态及解剖等方面的信息,而且还能提供血流动力学及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并能在X线透视和超声心动图监测下指导治疗。
目的
1.比较心脏超声(TTE),心血管数字造影(CVDI)二种成像技术在单纯性先心病中的测量值大小的差异,讨论各自在介入封堵中的作用。
2.比较封堵术前后心腔大小的变化,讨论介入治疗的效果。
3.比较介入治疗术前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改变、讨论介入封堵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
4.观察术后残余分流及溶血发生率,讨论如何降低残余分流及溶血并发症的发生。
5.比较封堵前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讨论病例选择时对肺动脉压力的要求。
6.讨论封堵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5年3月至2005年12月间北京安贞医院治疗成功的儿章先心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