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地区差异研究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尤其是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FDI)大量涌入我国,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吸收FDI最多的国家。然而无论是从流量还是从存量上看,占87%左右的FDI都聚集在我国东部地区,不到10%在中部地区,西部仅占4%左右。大量研究表明,FDI扩大了东部与西部的发展差距。本文针对这种现状,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以及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为目前我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提供外资政策选择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依据。
本文通过实证与规范研究、比较分析与借鉴和创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实现系统性、整体性研究,其中主要用到国际投资、发展经济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计量分析。
本文从跨公司在华投资的地区结构不平衡的现状得出了跨公司在华投资的地区结构的以下特征:从区域分布看,外商直接投资明显呈“东高西低”的基本格局;从省区情况看,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沿海发达地区;从相对规模看,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差异更为明显;从变动速度看,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率差异较为明显、波动幅度较大。
进而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析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地区分布成因。跨国公司在我国地区分布不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理论和实证表明主要原因是聚集效应、中央的FDI优惠政策、产业、基础设施环境和劳动力成本。
最后,分析了跨国公司投资的地域分布差异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的影响。跨国公司投资对东道国所产生经济效应主要是资本形成效应、技术扩散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就业效应。然而外商投资对地区资本形成、地区经济增长、地区工业化、区域贸易和区域创新的影响,在东、中、西三地区又有所不同。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不平衡、科技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开放程度不平衡的现状和跨国公司能够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事实,指出我们今后要在大力引进外资的同时,还要积极推动外商投资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北部沿海地区和广大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