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激光复合式虹膜成形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氪激光焦点至角膜内皮细胞的安全距离,分析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 LPI)治疗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损害的因素。评估氪激光复合式虹膜成形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1)氪激光焦点至角膜内皮细胞的安全距离:将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0.6mm组、0.9mm组、1.2mm组;将激光焦点分别置于角膜内皮细胞后0.6mm、0.9mm、1.2mm。激光光斑直径为500μm,能量设定为40mJ、80mJ、120mJ、160mJ;每组分别随机给予4种能量。分析比较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
(2)氪激光复合式虹膜成形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效性及安全性:应用氪激光复合式虹膜成形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3例13眼。观察术前、术后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利用超声活体显微镜(UBM)观察房角的变化。激光复合式虹膜成形术是应用大光斑,先进行虹膜中外1/3交界处进行360°环形虹膜光凝。再于每象限选取部分光凝点向前房角方向进行放射状光凝,直至虹膜根部。
结果
(1)氪激光焦点至角膜内皮细胞的安全距离:40mJ单次激光能量的焦点位于角膜内皮细胞后0.6mm时不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明显丢失;80mJ、120mJ单次激光能量的焦点位于角膜内皮细胞后0.6mm-0.9mm时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明显丢失。160mJ单次激光能量的焦点位于角膜内皮细胞后1.2mm时也不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明显丢失;在角膜内皮细胞后0.6mm-0.9mm时均可造成角膜内皮细胞的明显丢失。在角膜内皮细胞后1.2mm时各能量组激光不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明显丢失。
(2)氪激光复合式虹膜成形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平均眼压(52.4±9.3)mmHg(1mmHg=0.133Kpa),术后0.5h、1h、1.5h平均眼压分别为(25.7±8.4)mmHg、(19.6±12.3)mmHg及(19.1±6.3)mmHg。平均下降49.5%、58.7%及62.5%。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术前为2721±287个/mm~2,术后1w为2695±312个/mm~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M显示500μm房角开放距离术前、术后1d分别为(43±9)μm和(144±17)μ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梁-虹膜夹角术前、术后1d分别为(4.52±1.12)度和(14.35±1.72)度,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虹膜-晶状体夹角术前、术后1d、3m分别为(18.86±1.75)度、(14.41±1.76)度、(16.85±2.93)度经LSD法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氪激光焦点在角膜内皮细胞后1.2mm是氪激光手术的安全距离;氪激光复合式虹膜成形术可解除多种房角关闭机制,有效降低眼压,无明显角膜内皮细胞损害,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术后应根据UBM提示充分分析房角关闭的因素,及时解除残余房角关闭因素。
|
|
|
|
1 |
蒋华,谢萍,林庆华,王焕旭,张康兰;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计算机图像分析[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1998年01期 |
2 |
蒋华,谢萍,王焕旭,张康兰,林庆华;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改变[J];前卫医药杂志;1998年01期 |
3 |
富名水,张皙,顾青;青光眼患者前房水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质量浓度变化[J];眼科研究;2005年05期 |
4 |
黄焕光;周炜;彭子春;何正瑞;;超声生物显微镜指导青光眼激光手术[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8年04期 |
5 |
侯志强;许永根;王薇;;先天性无虹膜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异常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6 |
梁玲玲;袁进;陈家祺;廖洪斐;幸正茂;周世有;;角膜内皮细胞高压力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J];眼科;2011年03期 |
7 |
刘磊;雷澄;李新宇;;传导性角膜成形术后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J];眼科研究;2007年01期 |
8 |
周炜;黄焕光;黄蕊;郑洁;彭子春;;超声生物显微镜在激光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对象选择及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07年03期 |
9 |
张丽琼,侯勤英,陈彬彬,车弘;不同条件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的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年02期 |
10 |
徐涤非;王星;;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联合激光治疗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17期 |
11 |
罗岩,李静贞,金玉梅;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2 |
李雅;罗维骁;;黏弹剂在复合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0年09期 |
13 |
祝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8年07期 |
14 |
黎璧莹;;对角膜内皮细胞有危险的抗菌素[J];国外医学情报;1981年08期 |
15 |
周韵秋,朱莉,奚寿增,王志英;正常人角膜内皮的初步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
16 |
陈瑾辉;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临床观察[J];上海医学;1996年01期 |
17 |
肖琼,黄菊天;角膜内皮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J];咸宁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8 |
刘建荣;马千丽;;原发性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7年05期 |
19 |
蒯慧玉;;在一生中人的角膜内皮细胞数目的变化[J];角膜病杂志;1980年02期 |
20 |
张汗承;朱顺清;伍宛苏;毕建祥;李晚陵;袁玫;郑怡;陈莉;官久芬;;家兔角膜内皮再生的研究[J];眼科研究;198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