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伟国,陈坚,伦世仪;L-异亮氨酸产生菌XQ-4在连续培养中的动力学特性[J];工业微生物;2001年02期 |
2 |
齐秀兰,阎浩林;L-赖氨酸高产菌株选育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1997年02期 |
3 |
陈敏,方序;钝齿棒杆菌T6-13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
4 |
张邦建,宋文军,张克旭;化学比色法测定发酵液中L-异亮氨酸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5 |
齐秀兰,阎浩林,郭信梅,阎君;二甲基亚砜和吐温80对钝齿棒杆菌产生赖氨酸影响的研究[J];生物技术;1997年05期 |
6 |
宋文军;;L-异亮氨酸补料分批发酵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7 |
王弘;齐秀兰;李福德;;紫外诱变原生质体选育赖氨酸高产菌株[J];生物工程学报;1990年01期 |
8 |
刘党生;王鹏;李福德;李建梅;;均匀设计在L-异亮氨酸发酵中的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1991年03期 |
9 |
赵智,刘阳剑,王宇,张英姿,丁久元;抗反馈抑制的天冬氨酸激酶基因在钝齿棒杆菌中的表达[J];微生物学报;2005年04期 |
10 |
陈雪岚;熊勇华;陶文沂;王正祥;许正宏;;野生型与突变型钝齿棒杆菌生物合成精氨酸基因簇arg JBDFR的生物信息学比较[J];食品科学;2007年03期 |
11 |
张磊;李丽燕;刘党生;王静敏;王伟平;马海云;;利用IABS模型筛选L-异亮氨酸高产菌株[J];生物工程学报;1993年02期 |
12 |
张伟国,陈坚,伦世仪;L-异亮氨酸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的研究[J];工业微生物;2001年04期 |
13 |
常高峰,陈宁,彭飞,徐国华,张克旭;环境因素对L-异亮氨酸发酵的影响[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3年04期 |
14 |
常高峰,陈宁;L-异亮氨酸发酵代谢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03年06期 |
15 |
王健;王志诚;田梁逦霞;陈宁;;产生L-异亮氨酸的黄色短杆菌的代谢途径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06年04期 |
16 |
那淑敏;沈天翔;贾盘兴;门大鹏;陈琦;;谷氨酸棒杆菌质粒pXZ10145自发缺失突变体的特性及其重组质粒的构建[J];生物工程学报;1991年04期 |
17 |
刘勇,张长铠,曹光宇,房敏;分批补料培养对L-异亮氨酸发酵的影响[J];工业微生物;2000年02期 |
18 |
郝宁;赵智;王宇;张英姿;丁久元;曹芹;;钝齿棒杆菌N-乙酰谷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J];微生物学报;2006年01期 |
19 |
陈雪岚;许正宏;陶文沂;王正祥;;钝齿棒杆菌精氨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簇argCJBDFR的扩增及序列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年02期 |
20 |
武标;武威;张千;赫英军;程颖;;抗噬菌体谷氨酸高产菌株选育[J];激光生物学报;2006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