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框架下竞争法国际协调问题研究
【摘要】:
尽管内含竞争政策议题的“新加坡议题”已于2004年从多哈议程中撤销,6年来WTO框架下竞争法的国际协调工作也一直停滞不前,但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跨国反竞争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完全可以预料,WTO框架下构建统一的多边竞争规则的谈判必将再次登上国际舞台。在这种背景下,充分、深入地研究竞争法国际协调的方方面面,对于我国完善反垄断法、成功参与未来多边谈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除引言与结论外,本文共分5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WTO框架下竞争法国际协调的现实基础,即经济全球化引起的新型市场壁垒——私人跨国反竞争行为给各国带来的困扰,以及WTO框架下贸易与竞争政策的互动关系对竞争法国际协调的推动作用,最后笔者指出了最直接原因:竞争法的域外适用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第二部分为WTO框架外竞争法国际协调的成就与评价,一些国家在充分认识到单独规制跨国反竞争行为的种种缺陷后,开始走上与他国在各个层面进行合作的道路,并为此做了很大努力。本章详细介绍了各国在双边、区域和多边协调机制上的努力,并总结了其所取得的成果及不足之处。
第三部分介绍了WTO框架下竞争法国际协调机制发展的历史与现状。WTO是展开竞争法多边协调最适宜的场所已成为一个国际共识,本章详细回顾了国际社会在ITO-GATT阶段建构多边竞争规则的历史,归纳了WTO协议中现有有关竞争的规则,最后介绍了WTO贸易与竞争政策工作组的发展历程。
第四部分为WTO框架下竞争法国际协调的可能性分析,围绕着“竞争政策是否应该引入WTO,以及引入后应用何种模式谈判”的问题,本章详细分析了各国的立场,总结了四种国际社会中广泛讨论的模式,然后对其予以评析并提出了笔者认为最佳的模式。
第五部分立足国内,分析WTO框架下竞争法国际协调对我国所产生的影响。本章概述了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现状,并提出了我国应对未来的多边谈判的所应持的态度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