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法治意识现状之初探

何宁丽  
【摘要】: 法治,rule of law,由法律来统治,而不是用法律来统治,仅仅一次之差,差别却是有本质区别的。法治这一概念是舶来品,中国古代“法治”内涵与当代是有很大差别的。当代的法治所应具备的品质有:良法之治、法律的最高权威性、能够满足多元的价值诉求、独立不受外来因素影响及制度上的正当程序。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从最初提倡“法制”到现在转向“法治”,表明了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最终效果的实现。那么,在制度逐渐完善的今天,我们的法治建设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呢?也许我们欠缺西方法治理念提倡的法治土壤,但是,法治所追求的自由、公平、正义和对人权的保障,是社会发展中人们共同的追求。因此,只有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具有追求法治社会的意识,他们才能通过行为体现并实现法治社会的蓝图。故普及法治意识,培养完善法治意识是通往法治社会的必经途径。 本文第一部分以法治和法治意识为主要内容,界定了法治的概念,通过对法治概念的溯源,分析了法治社会所应有的品质。同时,指出了法治意识对于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中,以2009年中国法治蓝皮书中提到的邓玉娇案为例,从政府权力监督,司法独立,及公众的舆论监督等方面进行剖析,得出了尽管当前民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但是依然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第三部分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以切入点,分析了近代中国法治意识缺失的原因。继而在最后一部分就法治意识的改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薄见,以期在看到问题,认识问题之后,能自我分析与试图解决---尽管这些对于法治建设是微不足道的努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文革;;略论中国公民的法治观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王小霞;;浅谈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李文渊;;论我国对西方法治文化的移植[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杨文革;;试论中国法治观念的培育[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张生辉;;试论法治实现的基础条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6 张艾清;;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7 周恩毅;;刍论法治与社会的和谐发展[J];理论导刊;2006年09期
8 刘海涛;;浅谈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9期
9 邓;华生;;法治观念下,没有“灰色收入”这一说[J];当代社科视野;2010年11期
10 陈兴发;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及其培育[J];前沿;2005年09期
11 魏纪林;董杰;;认知、观念与信仰:法制教育的三个维度及其衔接机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12 翟元梅;;法治和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法理学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3 宋莉;;再谈法律信仰的当代意义[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7期
14 贾亚莉;法治的实现目标及其途径[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5 张静;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探研[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16 刘冬;;谈中国法治化的路径抉择[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7 邢亮;;法治建设中的“政府悖论”[J];东南学术;2006年05期
18 姜福东;;法官的任务和法官的智慧[J];政法论丛;2006年05期
19 范春莹;;价值衡量与法律智慧[J];政法论丛;2006年05期
20 王雅俊;施健英;;试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普法教育[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富林;张泽鹏;;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乃文;;孙中山民权思想对台湾法治社会建构之影响[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3 张长生;;构建法治社会防腐体系[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4 张辉;;和谐社会理念下环境保护法之定位[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5 齐延平;;论法治社会中权力运行的底线道德与责任制度之关系[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涵;;论法治社会的舆论监督[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7 秦德君;;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择定与集体行动——政治设计视野中小康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演进路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8 周由强;;简论我国法治与民众生存状态——兼评司法的人性化倾向[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干朝端;;在董必武的法学思想指引下,开创依法治国新阶段[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10 张庆中;杨武;;简论法治与科学发展观[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照明;立法对法治的侵害[D];南京大学;2011年
2 魏和军;和谐法治论纲[D];吉林大学;2012年
3 关宇;法治缺失经济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张帅;美国行政权扩张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惠建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海新;公民表达权及其保障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焦应达;苏联法学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杨俊;宪政下的刑事法治[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赵立伟;正当性:对昂格尔理论的一种解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长秀;《南方周末》法治传播理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隆君;新中国成立六十年青年法治观念的变迁与启示[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3 陈婷婷;我国农民法治观念与法律行为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施岸;法治的主观向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刘细咏;社会主义和谐法治建设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爱华;务工移民与我国法治社会的生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边芳;新乡土社会中礼治和法治的冲突与整合[D];江苏大学;2010年
8 石瑞峰;论‘认真对待规则’[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剑;哈贝马斯法律合法性理论及其对当下中国法治社会之观照[D];湖南大学;2010年
10 徐挺;法治社会与政府信息公开[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华桂;诚信是推进法治的内在要求[N];恩施日报;2011年
2 韩方明;加强法治观念是当务之急[N];人民日报;2007年
3 新华社记者 周英峰 崔清新 崔静;肩负起依法治国的新使命[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许身健;法治的时代魅力[N];检察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陈壮志 肖忠华 记者 李勇;开展“法律六进”提高公民法治观念[N];湖南日报;2009年
6 南京市白下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薛薇;法治应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N];检察日报;2011年
7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法治湖南建设的决议[N];湖南日报;2011年
8 记者 吴涛;全面提升交通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N];深圳特区报;2008年
9 晏向华 刘卉;十年,程序法治观念深入人心[N];检察日报;2010年
10 徐菊根 记者 徐蕾;强化法治观念 促进社会和谐[N];南昌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