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微球在气—液界面自组装的研究
【摘要】:胶体晶体在最近20年左右里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成为另一个异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它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光电材料和工程、生物医药、大孔材料等科学领域。最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胶体微球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一般有重力沉降法、离心沉降法、垂直沉积法、电泳沉积法、物理强制法、汽-液界面法等。
本文首先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胶体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聚苯乙烯(PS)微球,并通过调整乳化剂、引发剂、缓冲剂、单体苯乙烯(St)的质量浓度以及温度等条件来控制PS微球的粒径和相对标准偏差。制备了圆度高、粒径分布窄(平均标准偏差5%),平均粒径范围在100~1000nm的单分散PS微球。
在此基础上,以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液作为分散介质,用实验室制备的PS微球在此分散介质的气-液界面处进行漂浮自组装,通过改变分散介质中乙醇和水的比例,PS微球的初始质量浓度百分比,组装温度等条件来考察得到一元胶体晶体的质量,并讨论了分散介质中乙醇的存在对胶体晶体自组装的影响。
然后使用二氧化硅(SiO_2)微球和实验室制备的PS微球在蒸馏水的气-液界面处组装二元胶体晶体,并且通过改变胶体微球的粒径比、浓度比、组装温度等条件考察所制备的二元胶体晶体的花样。最后初步讨论了气-液界面法制备二元胶体晶体的组装机理。
|
|
|
|
1 |
王艳平;朱永政;陈洪波;曹艳玲;池元斌;;光子晶体及其自组装制备[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6年03期 |
2 |
唐天,曾钫,李娜,孙再武,童真;胶体晶体及三维有序多孔材料的制备[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0期 |
3 |
丛海林,曹维孝;胶体晶体中的两种排列方式及堆积模式[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8期 |
4 |
肖卫涛;张治军;;聚合物孔材料的制备[J];化学进展;2009年06期 |
5 |
汪静,李康,钱卫平,袁春伟;垂直沉积法制备二氧化硅胶体晶体及其表征[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6 |
郑达;孙立国;谢卓颖;熊桂荣;徐华;顾忠泽;;基于温敏水凝胶的可调胶体晶体制备[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03期 |
7 |
闫晓红;陈福义;于子龙;介万奇;;单分散SiO_2微球的合成及胶体晶体的生长[J];功能材料;2008年11期 |
8 |
应淑华;孔令蜜;岳增连;赵国庆;丁娜;黄杉生;;辣根过氧化物酶修饰电极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J];化学传感器;2009年02期 |
9 |
孙志强;杨柏;;功能性有序微结构的制备及潜在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2期 |
10 |
李会玲;王京霞;宋延林;;光子晶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J];自然杂志;2009年03期 |
11 |
王洪涛,张淑敏,刘太奇;微米管制备与应用进展[J];化学世界;2005年12期 |
12 |
张蜡宝;熊予莹;费贤翔;康凤;;光半导体——光子晶体[J];大学物理;2006年04期 |
13 |
徐双平;王洪波;周浩然;杜波;;自组装法制备Nafion117/蒙脱土复合膜[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14 |
冯江涛;韩杰;延卫;;染料掺杂聚吡咯微纳米管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化学学报;2009年04期 |
15 |
张俊乐;付鹏;赵清香;刘民英;阮先辉;王玉东;;两亲性星型聚合物合成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8期 |
16 |
李珩;王京霞;王荣明;宋延林;;三维胶体光子晶体对光的调控与应用研究[J];化学进展;2011年06期 |
17 |
武利民;周树学;游波;顾广新;;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涂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J];涂料工业;2006年08期 |
18 |
喻平;欧红叶;;垂直沉积法自组装胶体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9 |
祁洪飞;郝维昌;张俊英;王天民;;提拉速率对聚苯乙烯二维胶体晶体微观结构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8年11期 |
20 |
刘立营;王秀峰;吴艳霞;章春香;;改性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光子晶体自组装[J];硅酸盐通报;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