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下中寒武统馒头组混积特征及沉积相研究
【摘要】: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华北板块南缘。作为园区主要成景地层的下古生界出露齐全,其中下中寒武统馒头组丰富的岩石类型以及由其所代表的复杂多变的沉积环境充分展示了华北板块该时期海侵发展过程。对馒头组混积特征和沉积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恢复本区早中寒武世沉积环境。
本次研究对园区下中寒武统馒头组沉积相特别是混积相特征的研究表明馒头组形成于混积碳酸盐岩台地相区。运用岩石学、沉积学和古生物学方法,结合密集薄片微相观察,将本区馒头组沉积环境划分为混积潮坪和混积局限台地两个亚相和10个沉积微相。混积潮坪亚相包括潮上泥坪、潮间混合坪、混积潮间坪和混积泻湖四个微相。混积局限台地亚相包括混积浅滩、混积鲕粒滩、鲕粒滩、浅滩、混积潮道和混积滩间六个微相。本区混积层序发育,混积作用类型主要为渐变式混合沉积、复合式I型混合沉积和突变式混合沉积三种。沉积微相和混积作用类型研究表明,混积作用主要控制因素为海平面变化及物源供给。本区早中寒武世馒头组沉积期间,海平面不仅在整体上变化频繁而总体上升,且升降速率呈现高低交替的特征,即自馒头组一段沉积时较低,馒头组二段和三段下部形成时增高,至馒头组三段顶部沉积时又逐渐降低。
|
|
|
|
1 |
闫臻,杨长春,李继亮,王真理,肖文交,徐兴旺,段秋梁;鲁西地区馒头组下部滑塌堆积的地质特征及其意义[J];沉积学报;2005年01期 |
2 |
刘德正;辽宁下寒武统对比与划分[J];地层学杂志;1986年03期 |
3 |
刘德正;华北地层大区寒武纪早期地层统一划分与对比问题[J];安徽地质;2002年01期 |
4 |
刘德正;金念显;;山东蒙阴地区下寒武统馒头组新三叶虫[J];山东国土资源;1986年01期 |
5 |
刘德正;华北地层大区东南区寒武纪早期地层对比与统一划分[J];安徽地质;2000年02期 |
6 |
石力果;项海亭;姜景林;;辽西地区下寒武统馒头组下部角砾岩的成因及其找矿意义[J];国土资源;1986年03期 |
7 |
江茂生,沙庆安,刘敏;华北地台下中寒武统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山东张夏地区为例[J];沉积学报;1996年S1期 |
8 |
李越,袁金良,林天瑞;安徽淮南下寒武统馒头组的遗迹化石[J];古生物学报;1999年01期 |
9 |
刘冲;万江;邓婷婷;吴斌;李照阳;;徐州寒武纪碳酸岩岩石学特征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02期 |
10 |
王雨楠;黄迪颖;Lieberman B S;;山东寒武系馒头组等刺虫化石的发现[J];古生物学报;2010年03期 |
11 |
马恩国;聂振声;金正焕;;太子河流域早寒武世馒头期沉积环境及硬石膏矿床成因[J];国土资源;1991年02期 |
12 |
李文广;权彪;赵丹;;徐州大北望地区下寒武统馒头组微相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05期 |
13 |
闫臻,杨长春,李继亮,肖文交,王真理,徐兴旺;山东济南和新泰馒头组中浊积岩和滑塌堆积的基本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地质科学;2005年04期 |
14 |
仇洪安;徐州—宿县地区下寒武统馒头组的三叶虫[J];资源调查与环境;1980年00期 |
15 |
王贻钧;宾晓蓓;李阳艳;;荣官石膏矿馒头组沉积相[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
16 |
艾永亮;薛艳;叶昭和;杨守政;;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馒头组微相类型及沉积环境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17 |
张增奇,张淑芳,宋志勇,迟守祥;山东省寒武纪-早奥陶世岩石地层清理意见[J];山东地质;1994年S1期 |
18 |
罗大有;灯塔海积寒武系石膏矿床地质特征[J];辽宁地质;1998年03期 |
19 |
徐学思;江苏徐州及邻近地区的猴家山组[J];地层学杂志;1982年01期 |
20 |
李庆平,王继广,张富中,段景文,肖武,朱继托,侯建华;鲁西寒武系中部二级层序界面的识别及变化特征[J];山东国土资源;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