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马头门围岩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马头门是矿井的咽喉部位,目前马头门的修复工程多是根据现有支护理论和工程经验进行的。本文根据赵固一矿风井马头门的实际地质状况,运用ANSYS、FLAC3D等有限元模拟软件对马头门部位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采用岩体地质力学分级方法计算岩体的RMR值,据此计算岩体强度参数的减小因子RF,最后得出相应的准岩体强度参数。模拟不同井筒直径、马头门高度、埋藏深度和侧压系数四种条件的马头门,分析不同条件下马头门部位围岩应力分布、巷道及井筒表面位移和马头门巷道塑性区的变化规律。本文认为在井筒直径增大使应力向围岩深部转移,巷道顶板塑性区随之增大,两帮、底板塑性区的范围在直径增大后没有明显的增大;马头门高度增大使沿巷道轴向距巷道中心5 m处的应力分布受到较大影响,顶板下沉量在距井筒10 m以外随高度变化明显,高度变化对塑性区影响不大;埋深(σ值)的变化对应力的影响在巷道轴向5 m之内,在此范围之外应力基本不受影响,当σ9.94 MPa时,井筒z方向位移增长较快,顶板位移分别在z=7 m、15 m处突然增大,底板位移在z=15 m处突然增大。侧压系数的影响,λ值偏离1越远,底板下沉值越大,顶板下沉曲线在z=7 m、15 m处突然增大。井筒轴向位移值与λ值成反比,径向位移值与λ值成正比,λ1时,马头门巷道塑性区向巷道两帮延伸范围较大,λ≤0.4时,塑性区呈“蝴蝶”状在巷道顶底角沿450方向延伸至巷道周边20 m的范围,当λ1时,井筒的塑性区范围扩大至模型边界。对赵固一矿风井马头门的实际支护状况进行模拟,与无支护时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岩石力学、岩层控制理论对马头门部位围岩应力、位移、塑性区的分布规律进行补充和解释。
|
|
|
|
1 |
成孝华;在松软膨胀性岩层中用光爆锚喷施工马头门[J];建井技术;1981年04期 |
2 |
孙国权;马头门与井筒分别施工缩短井筒工期[J];建井技术;1985年02期 |
3 |
穆祥仁;在松软围岩中用新奥法施工马头门[J];建井技术;1987年03期 |
4 |
Ю.А.维谢洛夫,韩琮;井底车场马头门的有效开凿工艺[J];煤炭技术;1993年01期 |
5 |
杨俊杰;加强马头门位置井壁结构[J];建井技术;1996年04期 |
6 |
张李节;祁南西风井马头门及绕道破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J];煤矿设计;1996年01期 |
7 |
董俊强,曹召奇,孟祥阁;钻井井筒马头门设计浅析[J];中州煤炭;1998年03期 |
8 |
王刚;潘志;;马头门参数计算方法评述[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81年02期 |
9 |
王渭明;马头门的设计参数及石门轴线方向的优选方法[J];化工矿物与加工;1990年02期 |
10 |
任治章;巷道施工方法对马头门围岩稳定性影响[J];力学与实践;1994年05期 |
11 |
高世恩,温中义;古汉山矿副井马头门的失稳加固[J];中州煤炭;1998年04期 |
12 |
李银桥,蓝毓胜;软岩地层中大型马头门施工[J];河北煤炭;2000年02期 |
13 |
廖万生,姜建农;软岩中吊挂法施工马头门[J];建井技术;1990年02期 |
14 |
江军;土耳其库兹鲁煤矿1号竖井多水平马头门施工[J];建井技术;2001年06期 |
15 |
曹裕兴,沈铭华,吕宜文,何卓军,何锡铭;复合支护在深井马头门维修中的应用[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1年01期 |
16 |
王中海;常村矿副井马头门软岩支护经验介绍[J];煤炭工程;1991年04期 |
17 |
张国群,王敏建;控制爆破技术在鲁西煤矿副井马头门施工中的应用[J];建井技术;2003年01期 |
18 |
易恭猷;松软岩层中马头门峒室的施工[J];建井技术;1982年03期 |
19 |
刘文明,张玉敏,连卫国;锚索及锚杆结合注浆技术修复马头门[J];中州煤炭;1999年03期 |
20 |
金江涛;注浆加固软岩马头门[J];江西煤炭科技;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