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Cr2MoV/TP304H异种钢管TLP连接工艺与性能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了异种钢管瞬时液相扩散焊(TLP)的连接工艺,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氩气保护,在大气环境下实施焊接,对12Cr2MoV和TP304H异种钢管的连接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万能实验机、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差热分析、电子探针等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12Cr2MoV/TP304H异种钢管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界面区域的微观组织、元素分布,测定了接头的室温力学性能。
根据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组织性能,确定出了12Cr2MoV和TP304H异种钢管连接的最佳工艺参数:以Fe基—BNi2—Fe基三层中间层的复合为中间层,采用双温工艺,高温温度为1220℃,高温阶段保温0.25min,低温阶段保温温度为1200℃,保温时间为3min,连接压力3MPa。在此工艺参数下获得合格的接头,拉伸强度大于580Mpa(断于母材),弯曲角度为180°。
通过对12Cr2MoV/TP304H异种钢管TLP连接界面过渡区域显微组织的研究表明:12Cr2MoV/TP304H异种钢管TLP连接界面具有明显的扩散特征,界面过渡区中弥散分布有第二相粒子。对接头显微硬度的研究表明:在各种连接温度下获得的接头,其硬度分布趋势是一样的。焊缝处的显微硬度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主要是由于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中间层中各元素的扩散速率加快,在接头中不易形成硬度值高的金属间化合物,从而降低了焊缝处的硬度。
通过电子探针对12Cr2MoV/TP304H异种钢管TLP连接界面过渡区Fe、Ni、Cr、Si、B等元素的浓度和扩散分布的研究表明:在异种钢TLP焊接中,由于两侧合金元素浓度梯度不同,存在元素的非对称扩散,从而引起接头两端等温凝固速度的不同,导致原始界面中心线向降熔元素扩散速度小的一侧偏移。由于合金元素在12Cr2MoV钢中的扩散比在TP304H钢中要快,在完成TLP连接试验后,从扫描电镜照片中可以发现原始中心线已向TP304H一侧偏移。
|
|
|
|
1 |
张哲峰,雷鸣;电站锅炉热力管道异种钢焊接接头高温性能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04年04期 |
2 |
顾聚兴;梁生源;汪怡;;设备制造监理在控制异种钢材焊接过程中的实践[J];科技资讯;2007年31期 |
3 |
彭永生;顾梅香;;异种钢的焊接[J];金属加工(热加工);2009年14期 |
4 |
毛国忠;异种钢组合炉管的结构设计及其应力分析[J];石油化工设备;1990年02期 |
5 |
左国勤;;防喘振阀阀芯异种钢的焊接[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4年03期 |
6 |
郑本英;异种钢焊接转轮的制造与应用[J];东方电气评论;2000年03期 |
7 |
刘明辉
,左治武;管板异种钢的焊接[J];焊接;2002年01期 |
8 |
赵彦芬,周江,赵林松,张路,俞基安,徐仲雄;TP304H/SA213T22异种钢焊口的状态检测与寿命评估[J];热力发电;2005年10期 |
9 |
雷鸣;张哲峰;;异种钢管的焊接[J];山西电力;2006年03期 |
10 |
;异种钢的焊接[J];焊接;1974年04期 |
11 |
王作堂;;装载机异种钢桥壳体的焊接[J];焊接技术;1993年02期 |
12 |
闵行,赵挺,王能道;异种钢接头焊接残余应力分析及实验研究[J];机械强度;1997年02期 |
13 |
曹晟,章应霖,吕文广,杨厚君,马庆增;工艺因素对过热器/再热器异种钢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
14 |
郑本英;;异种钢焊接转轮的制造与应用[J];东方电机;1999年04期 |
15 |
王欣,王占良,刘和平,孟世术,刘明丽;异种钢的焊接[J];焊接技术;2003年06期 |
16 |
申明飞;张俊;;换热器替代部件异种钢的焊接[J];一重技术;2007年05期 |
17 |
吴铭方;王慧敏;保武蓉;;15CrMoR与0Cr18Ni9异种钢的焊接及接头组织分析[J];热加工工艺;2009年05期 |
18 |
陈海华;高国德;;采气树制作中异种钢的焊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7期 |
19 |
李滨;张亚奇;李春光;;热处理制度对异种钢接头的影响[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11年06期 |
20 |
龙毅;电站锅炉受热面异种钢的焊接[J];广西电力技术;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