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评价理论透析《老人与海》中的自然观

张苓  
【摘要】: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老人与海》是其经典之作,因此作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本书讲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独自出海打鱼,在84天一无所获的情况下,继续出海,钓到了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他与大鱼展开了三天海上大战,终于把大鱼刺死。而在归途中,遇到了凶恶无比的鲨鱼,老人与之奋勇搏斗,但大马林鱼被鲨鱼吃的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带着鱼骨架上了岸。 作品中,老人在海上的活动占据了很大篇幅,是海明威描写的重点。其中,老人与海上生物和大海的对话体现了作者的自然观。本文拟从评价理论的角度分析《老人与海》中体现的自然观。 评价理论是由马丁教授提出,其关注的是语篇中各种可以协商的态度,所涉及的情感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立场的各种方式。在评价理论下有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本文则从态度资源,介入资源和级差资源的分布和运用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本文分析的对象是《老人与海》中老人与海上生物即鸟、飞鱼、海豚、海龟、鲨鱼和大马林鱼的对话,以及老人与大海的对话。作者运用评价理论,使用了描述性和解释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将评价资源进行分类即海上生物和大海,运用标注工具—AnnoTool对所选定的评价资源进行标注,然后从评价理论的角度对选出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自然观。最终得出结论:从态度方面来看,大部分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且是外显的。老人尊重和欣赏各种形式的生命;在介入系统下,大部分是借言,借言的使用使我们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关于级差系统,很多词语运用了语势,而且是加强的,说明了老人的态度是鲜明且强烈的。《老人与海》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人的生存与自然万物是相互联系的,我们不能企图向自然无节制、无理由地索取,应该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根本前提和最高价值,在利用和征服自然时与自然和平相处,懂得关爱自然,学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丽江;《熊》及《老人与海》之主题比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刘鑫;《老人与海》精神力量的三位一体结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耿延宏;《老人与海》的创作美感[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侯斌;人类的窘境——论《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熊文,秦秋;人生来不是要给打倒的:《老人与海》的心理治疗意义[J];学海;2004年06期
6 欧阳娜;;《老人与海》中主体的分裂与复归[J];大学时代;2006年11期
7 周玉萍;吕卉;;曼诺林在《老人与海》悲剧氛围营造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王明文;;《北方的河》与《老人与海》之比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张桥英;;浅析《老人与海》的多重价值[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马振芳;;中国学者评论群体与《老人与海》[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1 孔玲;;《老人与海》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2期
12 张小平;;谈《老人与海》的形象塑造[J];文学教育(上);2008年01期
13 王翠;;读《老人与海》[J];文学教育(上);2008年04期
14 张双田;;从叙事学聚焦理论看《老人与海》的生态观[J];名作欣赏;2008年12期
15 李平;;《老人与海》与《鲁滨逊漂流记》之比较分析[J];科技信息;2008年26期
16 蔡婧宇;;《老人与海》对《圣经》的暗示[J];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17 陈晓丹;;从《老人与海》之海看西方海文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18 邰晓;;解读《老人与海》的生态思想[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9 马吉德;;《老人与海》的多层涵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0 闫萍;马延军;;《老人与海》的主题涵盖[J];文学教育(下);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晓涛;;硬汉精神背后的思考——重读《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振芳;《老人与海》在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苓;基于评价理论透析《老人与海》中的自然观[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3 陈世董;论《老人与海》中的生存逻辑[D];山东大学;2012年
4 刘见阳;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来骥;从生态角度解读《老人与海》[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健;《老人与海》中三种关系的生态解读[D];青岛大学;2013年
7 王洪欣;论《老人与海》的孤独主题[D];青岛大学;2013年
8 刘雯;《老人与海》的语料库文体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9 单玲玲;《老人与海》中的对话关系及不完全叙述[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康孝云;《老人与海》之虚无主义色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茂根;浪漫主义的作品[N];人民日报;2003年
2 渤海大学 左海娇;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的运用[N];山西青年报;2014年
3 万伯翱;又读《老人与海》[N];人民日报;2002年
4 言子;想起《老人与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5 宋惠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N];学习时报;2011年
6 杨 政;动画片《老人与海》诞生记[N];光明日报;2000年
7 葛栋玉;握紧生命中的每一天[N];中国保险报;2002年
8 陈乃柱;探访《老人与海》中的老人[N];人民日报;2002年
9 万伯翱;鱼是他的敌人,同时也是他的知心朋友[N];中国信息报;2002年
10 林一安;调制异国情趣的笔墨[N];中华读书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