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猪源肠球菌致病岛水平传播机制初探

张利娟  
【摘要】:肠球菌原本是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如今却成为医院内引起感染的重要细菌之一,肠球菌能引发人和动物的尿道感染、生殖道感染、手术创伤感染,还能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败血病等严重感染。由于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使肠球菌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肠球菌在面对生存的压力下,毒力和耐药性增强,甚至出现多重耐药菌。肠球菌严重的感染率和致死率,致使成为医院临床治疗上的棘手问题。质粒、转座子等可移动元件,它们能够携带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进行水平转移,从而加快肠球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肠球菌的致病性。因此,研究肠球菌毒力岛水平转移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试验从兽医和医学临床上分离、鉴定了326株动物源肠球菌和78株人源肠球菌。在此基础上,对这些菌株的毒力岛Marker基因(esp、cylM、AS)以及耐药基因[erm(B)、tet(M)]进行了PCR检测。接合试验、SmaI-PFGE、I-CeuI-PFGE、S1-PFGE以及Southern杂交探讨耐药基因水平传播以及毒力岛共转移的发生机制。结果显示,在动物和人源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较多,分别占分离动物源肠球菌的44.4%和36.8%;占人源肠球菌的55%和43.5%。在67株动物源肠球菌中,esp、cylM、AS的检出率为20%、23.8%、32.8%;erm(B)、tet(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80%。78株人源肠球菌中,esp、cylM、AS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4%、28.2%、28.2%;erm(B)、tet(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30%。人源肠球菌esp基因的检出率高于动物源肠球菌。接合试验和SmaI-PFGE显示,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发生了转移,接合效率为3.2×10~(-5)。I-CeuI-PFGE和Southern杂交试验表明,esp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伴随着erm(B)的转移,同时也发生了毒力岛的共转移。S1-PFGE表明,在供体菌和接合子上均存在一个约30 kb的质粒。该质粒在携带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发生水平转移的同时,可能在毒力岛发生共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调查了毒力岛相关基因在兽医和医学临床上分离肠球菌上的流行情况。发现肠球菌耐药基因在发生水平传播的同时,也发生了毒力岛的共转移。肠球菌毒力岛水平转移机制的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肠球菌耐药性和致病性的协同进化,以及肠球菌的暴发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卞星晨;刘笑芬;;肠球菌:如何进化发展[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8年02期
2 瞿慧琴;张柏岳;陈瑞;轩宏源;田维毅;;大黄对大鼠胃肠道肠球菌属数量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3 赵群莉;邱丽君;;引起尿路感染的肠球菌属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1期
4 陈汉源;朱德妹;;肠球菌分类的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89年01期
5 王晓春,廖延雄;从一日龄苍蝇中分离的一群新球菌[J];江西科学;1989年03期
6 刘建华;孔红;崔兵;张智洁;刘勇;;2006-2011年肠球菌属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动态变迁[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年12期
7 孙慧芳;;276株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0年08期
8 江希武,郭素琴,胡克雨,江红鑫;130株肠球菌属(种)的分离鉴定[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4年01期
9 谢平;肠球菌属感染抗菌药物治疗[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4年04期
10 邓思拓;刘丽娟;杨锐;;肠球菌生物学特性与临床感染[J];人人健康;2018年10期
11 李水法;王华钧;孙小军;金法祥;钟建平;;肠球菌属耐药基因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01期
12 邓琼梅;;肠球菌属尿路感染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04期
13 张联璧;鉴定肠球菌属的新试验[J];临床检验杂志;2002年S1期
14 张利霞;王翠峰;田改林;刘芳馨;;2016年内蒙古包头地区10家医院肠球菌耐药性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年24期
15 周祺;刘芳;范晓然;都立辉;;ε-聚赖氨酸对肠球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J];中国食品学报;2018年01期
16 李保强;孙跃岭;梅旭;;连续三年某院院内感染肠球菌属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年06期
17 王立;刘长庭;;临床肠球菌属耐药特点和毒力基因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09期
18 梅振海;张丽梅;严家来;;144株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19 马俊春;肠球菌属分类和鉴定[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1年04期
20 张泰;吴强;庄超;;肠球菌属药物的潜在风险与应用安全[J];中国医药科学;201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露;;医院肠球菌属感染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王伟洪;何建方;施柏年;沈翠芬;王萍;童照威;张晓祥;;临床检出肠球菌属分布特征及耐药谱变迁[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伍万;江荣林;雷澍;王灵聪;智屹惠;吴艳春;黄立权;朱美飞;;肠球菌感染临床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Hasna Hanchi;Walid Mottawea;Khaled Sebei;Riadh Hammami;施传信;武如娟;香红星;;肠球菌属:益生菌潜力和安全性的关系最新研究进展(综述)[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五届第十三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5 吴艳艳;邓敏;;医院感染肠球菌属耐药性临床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6 燕成岭;;316株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A];第三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2年
7 张素辉;程安春;汪铭书;杨晓燕;齐雪峰;黄永成;葛忠源;胡骑;陈孝跃;;肠球菌属23S r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A];第三届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黄秀珍;王勋松;吴贞;;肝胆肿瘤患者术后胆汁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A];第六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5年
9 周平乐;孙彬彬;;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影响[A];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10 邹桂玲;杜雪飞;孙哲;孟晓玉;陈国玉;;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A];第六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先兵;肠球菌肽脱甲酰基酶pdf基因的克隆、分离与酶活性研究及以PDF为靶点的高通量新药筛选模型的建立与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2 周霞;肠球菌性羔羊脑炎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和诊断方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娟;猪源肠球菌致病岛水平传播机制初探[D];河南农业大学;2016年
2 肖正润;氮磷富营养化条件下水源性肠球菌生物膜形成与fsr系统及gelE、sprE基因的关系[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3 刘畅;利奈唑胺非敏感肠球菌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耐药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4 董翎逸;肠球菌发酵荷叶上清的抗氧化及降脂功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5 孙雅如;肠球菌发酵食品分离株的抗生素抗性及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6 兰彦芳;藏猪链球菌2型血清学调查及肠球菌耐药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7 陈玉红;闽江流域水源性肠球菌抗生素耐药与水体氮磷营养盐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8 李鹏;血流感染肠球菌属耐药性分析及对庆大霉素耐药菌株基因型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9 张芬;婴儿源肠球菌的安全性评价及其体内外降胆固醇的益生功能和机制探究[D];南昌大学;2017年
10 王涛;肠球菌属细菌素的筛选及其结构基因的表达[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睿;肠球菌属感染的药物选择[N];中国医药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