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沟域经济”理论的沟域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山区也开始谋求破局发展,但山区的快速发展使得沟域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遭受严重的破坏,越来越制约着沟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国家提出注重沟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沟域生态建设,“沟域经济”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山区振兴发展。“沟域景观规划”就是随着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和山区生态建设而提出的新兴课题。山区沟域发展过程中沟域景观同质化、乡情缺失、规划理论滞后等问题也逐渐凸显,虽然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大量的沟域实践探索,但理论研究缺少系统性和针对性,随着大众休闲景观需求的提升,沟域实践亟需更深入的理论指导。在此背景下,基于“沟域经济”理论发展,引发对沟域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探索沟域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和策略,对促进沟域景观良性发展具有参考意义。论文采用文献归纳、AHP层次分析方法、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实践探索法进行研究。首先,以“沟域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沟域经济”理论为基础,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发展脉络和应用实践过程,对国内外实践案例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国外山区规划特点和国内沟域典型发展模式,以期为沟域景观评价及策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其次,通过资料查阅和文献整理,对研究对象概念进行明晰,对“沟域”的类型、空间特征和景观特性进行总结,对“沟域景观”构成和发展类型进行分类,结合“沟域经济”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沟域景观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指标权重结果为沟域景观规划提供导向,科学地提高沟域景观质量,保持山区沟域景观的生命力。随后,根据国内外沟域实践历程进行沟域景观发展类型和重点规划内容整理,并对规划过程中凸显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选取具体案例进行规划思路、布局和规划内容分析,总结可借鉴策略和优化思路。提出沟域景观规划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城乡和谐发展的设计原则。根据评价体系指标权重和评价结果提出五项规划,分别是沟域景观生态格局规划、土地利用和产业规划、功能分区设计、景观时序性设计和专项设计。并针对沟域景观的四项构成分类:自然景观、农业景观、聚落景观、文化景观提出具体设计优化策略。最后,将得出的理论成果应用到汝阳斜纹沟域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探索中,通过对斜纹沟域的现状调研和综合景观评价分析得出规划思路和设计定位。对斜纹沟域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和专项细部景观规划设计。推动理论基础研究与实践相互反馈进行项目实证,以期为今后沟域经济、生态、景观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