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豆叶毛顶端形态控制基因的QTL定位、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的功能分析

刘红丽  
【摘要】: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提高大豆产量对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而病虫害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植物表皮茸毛是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来的特殊毛状结构,几乎所有的陆生植物表面都具有表皮茸毛。大量研究表明,植物茸毛性状大都对植物抵抗生物胁迫起积极作用。大豆的茸毛性状可分为有无、密度、长度、匍匐性和顶端形态等方面。前人对大豆茸毛性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密度、长度、匍匐状态等方面,但对大豆茸毛顶端形态的研究甚少。本研究以野生型尖形叶毛YDF258和栽培型钝形叶毛ZDF259为亲本,利用连锁分析方法对F_2群体进行茸毛性状的QTL定位,用染色体步移法对茸毛顶端形态控制基因进行精细定位,用近等基因系验证叶毛顶端形态与大豆植株抗斜纹夜蛾的相关性,并对定位区间内的候选基因进行功能分析。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F_2群体中尖形叶毛与钝形叶毛的比例符合3∶1,重组自交系群体(YF群体)中尖叶毛与钝叶毛的比例为1∶1。经卡方测验:大豆叶片茸毛顶端形态是由单显性基因控制,尖形叶毛为显性。2.利用连锁分析方法在15号染色体上发现发现控制茸毛顶端形态的主效QTL,位于遗传图谱的4.74-5.94 c M内,左右两边遗传标记的物理位置分别为14600956和1956567。3.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将控制尖形叶毛的基因定位在标记M-1780和M-2330上,其物理距离为536 Kb。高等重组自交姊妹系对斜纹夜蛾的抗生性和抗趋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苗期,尖形叶毛对斜纹夜蛾的抗生性强于钝形叶毛,而钝形叶毛对斜纹夜蛾的抗趋性大于尖形叶毛。4.通过对候选基因GmERF42转基因大豆植株的叶毛形态观察,发现GmERF42不是控制大豆叶毛顶端形态的基因。GmERF42过表达能使植株矮化和幼苗期根毛变短。综上所述,本研究完成了叶毛顶端形态基因的QTL定位并将控制基因定位在15号染色体的536 Kb内,验证了叶毛顶端形态对大豆植株抗食叶性害虫斜纹夜蛾有相关性,同时对候选基因进行了功能分析。研究结果为挖掘大豆抗虫性状提供研究思路,对茸毛发育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2条
1 孙萌;赵公玺;程建明;王永周;沈希辉;丁鑫;;2个毛梾优良无性系光合和生长特性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20年07期
2 杨柳;张彬彬;韩英鹏;李文滨;;大豆亚麻酸含量的QTL分析[J];大豆科学;2006年03期
3 宋显军;张伟;谢甫绨;曹萍;郭玉华;;大豆顶端花序和短果枝特异株型性状的QTL定位[J];分子植物育种;2007年06期
4 夏槃,纪淑仁;稻叶毛眼水蝇的为害及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1985年12期
5 丛花;王宏飞;章艳凤;严勇亮;张正;高桥良二;许东河;;中国和日本不同生态条件下大豆开花期的QTL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6 田雨;王艳殊;张佳楠;许世超;董全中;李文滨;李文霞;宁海龙;;大豆关联重组自交系群体蛋白质、油分含量的QTL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0年04期
7 陈强;雷雅坤;闫龙;邓莹莹;杨春燕;乔亚科;刘兵强;刘青;唐晓东;张孟臣;;利用双尾法定位大豆水溶性蛋白QTL[J];华北农学报;2014年04期
8 郭济贤,顺庆生,王志伟,邱莲卿;中国缬草属植物叶毛茸的显微观察[J];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9 滕卫丽;郑立娜;张琦;赵雪;韩英鹏;李文滨;;大豆再生相关性状QTL定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04期
10 宋夏夏;王利民;张建平;张天豹;刘彩月;龙艳;裴新梧;;胡麻株高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功能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0年06期
11 王爱华,赵志辉,李宁;猪繁殖性状QTL基因定位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02年04期
12 王楠;袁宝琪;刘文博;姚兴东;于翠梅;谢甫绨;;轮作和连作下大豆产量性状的QTL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姜洪真;张安鹏;丁仕林;杨生龙;阮班普;钱前;高振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掘水稻叶毛发育相关遗传位点[A];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2 梁慧珍;张淑玲;王晓玲;白羊年;;大豆子粒性状的遗传及QTL分析[A];海南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于清岩;刘春燕;王家麟;胡国华;陈庆山;;大豆花色的QTL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艳茹;赵秀琴;;利用种质资源和遗传群体定位水稻叶绿素含量QTL[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5 殷曼;周盼盼;张宁;应杰政;;控制水稻产量性状QTL的定位研究[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6 张泽鑫;刘函西;刘春燕;陈庆山;齐照明;;大豆氨基酸含量相关QTL共线性分析[A];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7 黄诗颖;吴光亮;谭景艾;王鹏;张翔宇;李才敬;王燕宁;程琴;蒋宁飞;贺浩华;边建民;;以回交重组自交系定位水稻萌芽期耐镉胁迫相关QTL[A];江西省作物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8 张瑜;张旭;马鸿翔;;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QTL的关联分析[A];江苏省遗传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9 赵凌;赵春芳;周丽慧;于新;刘燕清;朱镇;陈涛;赵庆勇;姚姝;王才林;;利用TD70/Kasalath RIL群体检测水稻花药基部开裂长度QTL[A];江苏省遗传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0 朱莹;杨泽峰;徐辰武;;小麦产量相关性状QTL的元分析[A];江苏省遗传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1 郑轶琦;刘建秀;王秀娥;;假俭草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和遗传图谱构建与QTL定位[A];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委员会第七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2 熊敏;李世军;秀丽;俸艳萍;于光辉;柯常育;杨庆磊;龚炎长;;利用白改鸭与连城白鸭构建鸭QTL定位的资源群体[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13 欧承刚;邓波涛;庄飞云;赵志伟;;胡萝卜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β-胡萝卜素的QTL定位[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4 赵娟;王立浩;毛胜利;张正海;云兴福;张宝玺;;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QTL分析[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5 原玉香;张晓伟;蒋武生;姚秋菊;张强;赵艳艳;;大白菜种皮颜色基因的QTL定位与分析[A];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三十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6 田露申;曾德志;郭世星;万成燕;李一路;张星星;柳丽;邓武明;文凤君;陈胜荣;余青青;牛应泽;;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的构建及白花性状QTL定位[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7 董永彬;张中伟;王启磊;周强;史庆玲;张飞;梁晓杰;李彦伟;薛晓静;张洋;邓飞;马智燕;李玉玲;;爆裂玉米膨爆特性QTL定位及其元分析[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18 陈静静;敬静;张椿雨;朴钟云;;芸薹种抗根肿病基因的QTL定位[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9 龚文兵;肖扬;周雁;边银丙;;香菇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A];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C];2014年
20 刘璐;苏玉虹;王军;赵会仁;袁志发;;猪肉系水力相关QTL的整合定位与基因关联分析[A];第六届全国动植物数量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贤智;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与稳定性分析及QTL定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2 张国正;大豆耐酸雨性鉴定及其相关QTL的关联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
3 杨光;大豆始花期和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相互关系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4 肖宁;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主效QTL的精细定位及克隆[D];扬州大学;2015年
5 关荣霞;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及中国大豆与日本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6 胡建林;油菜巢式关联作图群体的遗传特性及开花期QTL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7 唐唯其;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快速定位QTL的统计分析方法[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8 杨易;甘蓝型油菜外源渗入系构建的DH群体角果相关性状的QTL检测[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9 刘函;玉米三维基因组学研究及GBS在鉴定玉米植株性状相关微效QTL上的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
10 张祥辉;小麦抗赤霉病的QTL定位及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1 董薇;水稻籽粒叶酸含量QTL分析及生物强化[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2 王芳;大豆耐淹性鉴定及其形态解剖特征、遗传与QTL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3 Aamir Riaz;两个水稻粒重QTL的精细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0年
14 耿雷跃;基于连锁和关联分析的水稻耐盐性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发掘[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0年
15 郑轶琦;假俭草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6 白斌;普通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QTL定位与白粉病成株抗性QTL聚合[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7 唐楠;郁金香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主要真菌病害抗性QTL定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8 于晓芳;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19 郝转芳;玉米耐旱主效QTL定位与候选基因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0 祁新;超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及产量因子QTL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红丽;大豆叶毛顶端形态控制基因的QTL定位、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的功能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22年
2 吴云涛;水稻籼粳分化相关性状叶毛基因的初步定位[D];南昌大学;2016年
3 姜洪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掘水稻叶毛发育相关遗传位点[D];浙江师范大学;2018年
4 袁明略;大豆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D];吉林农业大学;2022年
5 宋晓昆;大豆脂肪酸组分遗传及QTL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洁;春夏播对不同大豆种质生育期的影响及大豆叶柄长度QTL的初步定位[D];聊城大学;2017年
7 韩宏宇;印度南瓜籽粒性状QTL定位[D];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
8 袁泽科;两个粳稻垩白相关QTL的初步定位[D];河南农业大学;2022年
9 赵雪;杂草稻抗性淀粉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及不良农艺性状的分子改良[D];沈阳农业大学;2022年
10 杨锟;水稻穗发芽和抽穗期的QTL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19年
11 曾双;甜瓜果实硬度QTL初步定位[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21年
12 孙玲玲;基于野生稻SSSLs的柱头性状QTL鉴定[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13 管明威;甘蓝型油菜黄籽粒色修饰QTL(BnSCA05)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鉴定[D];西南大学;2019年
14 薛文安;小麦高代群体的赤霉病抗性鉴定和QTL单标记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15 高瑞;Bin标记和QTL对玉米大斑病全基因组选择预测精度的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16 胡大棒;长雄蕊野生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QTL鉴定[D];扬州大学;2019年
17 张圣豪;水稻稻米品质相关QTL及Meta-QTL分析[D];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
18 杨柳;肢体发育缺陷及胚胎致死相关QTL的精细定位和后肢发育基因表达谱的检测[D];东华大学;2018年
19 黄强兰;小麦L693 3B染色体上抗赤霉病QTL的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20 陆璐;黄瓜果肉厚度QTL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功能验证[D];扬州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尹宏军;激情跨越 华丽转型[N];湘声报;2011年
2 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卫斐;揭示大豆驯化改良进化史 为定向培育新品种奠定基础[N];科技日报;2022年
3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侯雅洁;促进加工消费 稳定大豆生产[N];农民日报;2023年
4 记者 李坤晓;推动种植结构调整 大豆测产喜获丰收[N];石家庄日报;2020年
5 记者 陈文宝 钱晓萍;张豆“3号”再创张豆系列杂交大豆亩产新高[N];张掖日报;2020年
6 通讯员 陈绪荣;镇安完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广[N];商洛日报;2022年
7 记者 武跟兄;亩产607斤!我盟大豆示范田创高产纪录[N];兴安日报;2022年
8 记者 刘柏霆;我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圆满完成[N];鄂尔多斯日报;2022年
9 记者 张宝全;我市大豆扩种见成效[N];营口日报;2022年
10 记者 刘淑花 通讯员 叶锋;我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喜获丰收[N];朔州日报;2022年
11 本报记者 林松涛;打好大豆种业振兴发展“三张牌”[N];黑河日报;2023年
12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增加大豆补贴 拎稳中国人的“油瓶子”[N];农民日报;2023年
13 记者 王秀娟;我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基本实现稳粮扩豆目标[N];山西日报;2022年
14 记者 武建玲;我市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21万亩[N];郑州日报;2022年
15 记者 张斐然;元宝山区稳步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工作[N];赤峰日报;2022年
16 本报记者 刘倩;大豆摇铃千里 玉米“金”满粮仓[N];中国气象报;2022年
17 本报记者 黄媛艳;选育突破性优良大豆品种是重点[N];海南日报;2023年
18 见习记者 涂佳煜 通讯员 陈航;集装箱里,解码大豆的秘密[N];浙江日报;2023年
19 本报记者 李晨;大豆“下南洋”背后的奥秘[N];中国科学报;2021年
20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田;走大豆玉米兼容发展之路[N];农民日报;202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