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孢原毛平革菌固态培养及其对PCP污染土壤修复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白腐菌的典型种黄孢原毛平革菌(P. chrysosporium)的固态培养、干燥条件和对受五氯酚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考察了培养基组分、温度、PH等对黄孢原毛平革菌生长的影响及土壤中各因子如营养物种类、土壤水分含量等对该菌定殖和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如下:
用马铃薯蔗糖液体培养基和锯木屑混合,保持60%的最初含水量,调节PH值为6.5,在37℃下培养7天黄孢原毛平革菌的CFU可达到最大值。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其产LiP和MnP酶活力分别在第10天和第12天达到最高。袋料培养可作为大规模培养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不同干燥方法和干燥时间对培养物中水分含量和孢子含量都有显著的影响。经过48小时干燥处理,常温下水分能蒸发掉49%,孢子损失2%;冷冻干燥对水分的去除是最有效的,经过16小时干燥,水分可蒸发掉53%,孢子损失6%。微生物菌剂的核心指标是目标微生物的活菌含量,所以在干燥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时间要求,选择较长时间的常温干燥或短时间的低温冷冻干燥。
黄孢原毛平革菌在土壤中定殖的最佳条件为:添加稻草作为黄孢原毛平革菌在土壤中的主要有机营养物,保持25%左右的水分含量,温度在28℃-35℃。土壤中的水分和温度条件对P. chrysosporium在土壤中定殖能力的影响要大于补充的外源速效营养物的影响。
采用投菌法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受五氯酚(PCP)污染的土壤进行原位生物修复,PCP初浓度为20.1mg/kg时,经过六周的时间,终浓度变为12.0mg/kg,降解率为40%;而初浓度为34.84mg/kg和58.71mg/kg时,降解率则分别为26.5%和21.1%。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土壤中较低浓度的PCP有更好的降解作用。
施入黄孢原毛平革菌后,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外源微生物的加入,与细菌竞争营养,细菌数量刚开始比对照要少,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数量又逐渐增多,到第六周,数量达到98.3×10~6,而对照土中为73.4×10~6,增加了34%;处理土中全部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都比对照土中要多。土壤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多酚氧化酶活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蛋白酶活力始终高于对照土,脲酶活力基本没有变化。
|
|
|
|
1 |
李慧蓉,张国荣,刘美娟;黄孢原毛平革菌反应体系中藜芦醇的动态变化[J];中国环境科学;2002年05期 |
2 |
杨晓宽,路福平,杜连祥;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锰过氧化物酶培养基优化[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3 |
张朝晖,夏黎明,林建平,岑沛霖;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染料和印染废水的降解[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年04期 |
4 |
鲁时瑛,王树英,李华钟,陈坚;黄孢原毛平革菌产蛋白酶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2003年04期 |
5 |
黄慧;申源源;陈宏;;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玉米秸秆木质素的降解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
6 |
吴涓,李清彪;黄孢原毛平革菌吸附铅离子机理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
7 |
李华钟,章燕芳,华兆哲,陈坚;黄孢原毛平革菌合成锰过氧化物酶的工艺[J];食品与生物技术;2002年01期 |
8 |
孙亚范,王海宽,杜连祥,路福平;黄孢原毛平革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基因在甲醇毕赤酵母中的表达[J];工业微生物;2005年01期 |
9 |
张红;王纯利;冯蕾;杨新平;;影响木素过氧化物酶合成和活性的因素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0 |
郑锐东;;黄孢原毛平革菌产木素过氧化酶的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6年05期 |
11 |
王立志;赵碧刚;王之盛;;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白酒糟中木质素的影响因素[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2 |
喻国策,文湘华,李东锋,李锐,钱易;黄孢原毛平革菌在多种氨氮浓度下木质素降解酶的产生[J];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
13 |
张朝晖,邵红,周晓云,岑沛霖;三相鼓泡塔生物反应器培养黄孢原毛平革菌合成木素过氧化物酶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年03期 |
14 |
潘峰;时蕾;朱慧杰;;白腐真菌粗酶液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
15 |
李俊旺;张明旭;叶金龙;;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褐煤工艺条件的研究[J];洁净煤技术;2008年04期 |
16 |
胡霜;曾光明;黄丹莲;冯冲凌;彭丹;;黄孢原毛平革菌与重金属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高技术通讯;2008年10期 |
17 |
苏瑞;马玉洁;马骏;廖洋;操飞;赵仕林;;培养条件对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稻草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8 |
张玉辉;肖文显;贾翠英;;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玉米秸秆产糖条件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
19 |
李慧蓉,罗丽娟,罗光坤;黄孢原毛平革菌对代表性染料的生物降解及降解途径的初探[J];环境化学;2001年04期 |
20 |
李慧蓉;菌种品系及VA对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两种染料的影响[J];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