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有机改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影响
【摘要】: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对黄瓜的产量危害较大。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有机改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并对其防病机理进行研究,以期为黄瓜霜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和思路。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7种有机改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7种有机改良剂中,以几丁质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62.23%,豆秸粉和绿肥次之,防效分别为58.76%和51.60%。
通过分析不同有机改良剂处理后土壤和根际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有机改良剂对土壤和根际微生物区系(包括微生物的数量、种类和优势种)的调节作用愈大,防效愈好,其根际微生物的数量相对较多,微生物区系组成也更为复杂;有机改良剂处理过的土壤中,微生物的优势种也发生相应变化,如防效较好的几丁质和豆秸粉处理土壤后,黄瓜根际真菌中常见的优势种为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鲜绿青霉(Penicillium viridicatum)、淡紫色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和枝顶抱霉(Acremonium kiliense)等,而防效较差的饼肥和粪肥等处理和对照中,黄瓜根际真菌中的优势种为冻土毛霉(Mucor hiemalis)、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葡萄穗霉(Stachybofrys chartarum)和鲜绿青霉(Penixilliumvridicatum)等。对黄瓜根际真菌和放线菌区系各成员对黄瓜霜霉病菌抑制作用的结果表明,防效较好的处理中,对霜霉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真菌和放线菌的比率都明显高于对照。不同有机改良剂浸出液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游动孢子和菌丝的生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有机改良剂通过提高黄瓜根际和土壤中具有抑菌作用的真菌、放线菌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对病原菌的直接抑菌作用来降低土壤中病原物的初始菌量。
通过分析初花期和初果期黄瓜植株中的酚类物质(二元酚)和糖类物质(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有机改良剂处理后,黄瓜叶内、根内的酚类物质含量在显著增加,同一处理初果期的酚类物质含量都高于初花期,叶内酚类物质含量都高于根内。绿肥使初花期和初果期瓜株根内糖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稻壳使初果期瓜株根内糖类物质含量增加较多;在初花期,各处理使叶内糖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初果期,所有处理使叶内糖类物质含量降低。总体看,有机改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与瓜株组织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糖类物质含量的关系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