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Na~+/H~+逆转运蛋白的功能分析
【摘要】:
目前盐胁迫已成为重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土壤盐渍化对农业的危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小麦属淡土植物,其生长受到盐胁迫的抑制,盐害直接影响着小麦生产的发展。在盐胁迫条件下,Na+会通过非特异性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为了减轻Na+的危害,植物细胞通过质膜上的Na+/H+逆转运蛋白把Na+排出体外,或者通过液泡膜上的Na+/H+逆转运蛋白把Na+区域化至液泡中,从而维持胞质内正常的离子均衡。本研究借助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突变体,对小麦质膜Na+/H+逆转运蛋白TaSOS1和小麦液泡膜Na+/H+逆转运蛋白TaNHX2的耐盐性和其Na+/H+离子转运活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分子信息学的分析表明TaSOS1与拟南芥AtSOS1和水稻OsSOS1的同源性高,TaSOS1可能与AtSOS1和OsSOS1的功能相同,为质膜Na+/H+逆转运蛋白,可以将细胞内过多的Na+排出体外。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了TaSOS1的表达模式,分析了TaSOS1对NaCl盐胁迫、4℃低温胁迫、ABA离子胁迫和PEG6000干旱胁迫的表达情况。在正常条件下,小麦根中TaSOSl的mRNA表达量高于叶中的表达量;盐胁迫处理下,根中TaSOS1的特异性表达显著,呈现出上调表达,而叶中的TaSOS1在不同时间内的表达量差异不明显,表明TaSOS1在根中的表达丰度较高,与组织特异性有关,在根中受盐胁迫特异性表达。TaSOS1的表达不受ABA、PEG和低温的影响,为非ABA依赖途径。
2.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YPGE15-TaSOS1,用PEG/LiAc化学转化方法转入酵母中,通过酵母功能互补验证证实了TaSOS1可以部分互补酵母盐敏感突变体AXT3K的耐盐功能,能够在AP+80 mM 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而转空载体的对照则表现为致死。在20 mM NaCl胁迫之下,转TaSOS1基因的酵母细胞体内Na+含量比对照中显著降低,证明了TaSOS1具有Na+转运功能,可以把Na+排出体外,从而降低细胞内Na+的浓度。
3.采用两相法提纯了转TaSOSl基因和转空载体酵母细胞的质膜,根据H+-ATPase对各专一性抑制剂的敏感性来鉴定质膜纯度。Na3VO4对H+-ATPase活性敏感性最大,H+-ATPase活性降低了60%,而NaN3、KNO3、Na2MoO4对H+-ATPase活性与对照相比基本无影响,说明膜微囊制剂未被线粒体、液泡膜及磷酸酶污染,从酵母细胞中分离到的质膜纯度较高,去除了大部分杂膜。
4.用荧光猝灭的方法检测了质膜微囊内外H+梯度的变化,以达到稳态时每毫克膜蛋白所产生的荧光猝灭值计算跨膜H+梯度,进而检测转基因酵母细胞质膜的Na+/H+转运活性。结果表明含有TaSOS1基因的酵母细胞质膜,其Na+/H+转运活性要高于对照,Na+/H+转运活性的差异与NaCl的耐性和离子含量的结果相吻合,证明了TaSOS1蛋白具有Na+/H+转运活性,这种离子转运功能在耐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克隆了小麦液泡膜Na+/H+逆转运蛋白TaNHX2, TaNHX2与AtNHX1和AtNHX2同源性最高,说明了TaNHX2可能与小麦的耐盐有关。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YES2-TaNHX2可以在酵母中很好的表达。酵母功能互补实验表明TaNHX2可以互补AXT3K对盐的敏感性,能在含有30 mM和60 mM NaCl的AP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但其耐盐性没有达到野生型酵母的耐盐性,同时TaNHX2可以提高转基因酵母的耐钾性,这说明TaNHX2不仅有转运Na+的功能,同时也有转运K+的功能。研究了在NaCl胁迫条件下酵母细胞中的Na+、K+离子含量,在20 mM NaCl胁迫条件下,含有TaNHX2的酵母细胞中Na+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相反,K+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这可能是TaNHX2的耐盐性不单是由于其转运Na+,更重要的是由于K+在细胞内的积累导致耐盐性增强,这是目前报道的液泡膜NHX蛋白中第一个具有耐钾功能的蛋白。
6.为了验证TaNHX2的cation/H+离子交换以及离子区隔化的功能,提取了转基因和转空载体(对照)酵母突变体OC02的完整的液泡,对照OC02几乎没有K+/H+和Na+/H+的交换活性。转TaNHX2的酵母可以把K+和Na+泵入液泡,且其K+/H+交换活性远大于Na+/H+交换活性,这与酵母中Na+、K+离子含量的结果完全吻合。从中可以推测出TaNHX2使K+泵入液泡从而使H+进入胞质中,K+泵入液泡使得K+作为渗透剂维持细胞的膨压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内,K+的区隔化可以阻止有害的Na+进入细胞内。这种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植物体内NHX蛋白与钾营养吸收的关系。
|
|
|
|
1 |
龚红梅,於丙军,刘友良;脂肪酸对盐胁迫大麦幼苗液泡膜微囊膜脂组分及功能的影响[J];植物学报;1999年04期 |
2 |
陈沁,刘友良,陈亚华;盐胁迫下大麦叶片的活性氧伤害与液泡膜H~+-ATPase活性的关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3 |
陈武,陈珈;盐胁迫对玉米根尖质膜上受钙激活的蛋白激酶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1998年04期 |
4 |
张芬琴,沈振国,刘友良;铝和铝+钙对小麦幼苗根尖质膜、液泡膜微囊ATP酶和膜流动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00年02期 |
5 |
张敏;李荣锦;黄利斌;季永华;窦全琴;钱猛;方炎明;;NaCl胁迫下构树幼苗液泡膜生理生化响应(英文)[J];林业科学;2009年08期 |
6 |
张淑红,张恩平,庞金安,马德华,司龙亭,张美华;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0年05期 |
7 |
胡军瑜;王俊刚;张树珍;杨本鹏;;液泡膜转运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
8 |
徐呈祥;徐锡增;马艳萍;尚旭岚;;金丝小枣等4个枣品种耐盐性与细胞质膜、液泡膜质子泵活性的关系[J];果树学报;2011年02期 |
9 |
高永生,王锁民,宫海军,赵志光,张承烈;盐胁迫下植物离子转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草业学报;2003年05期 |
10 |
王精明,李洪清,李美茹;水稻幼苗根细胞质膜和液泡膜微囊Ca~(2+)-ATP酶的特性[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年01期 |
11 |
裴真明,汤章城;盐胁迫对高粱根质膜离子通道通透性的影响[J];植物学报;1995年01期 |
12 |
康浩;甘肖梅;潘文平;石贵玉;;Na~+/H~+逆向转运蛋白与植物耐盐性的关系[J];湖南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
13 |
张俊莲,张金文,陈正华,王蒂;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与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J];草原与草坪;2005年04期 |
14 |
杨华;刘卫东;谭雯;武畅;;盐胁迫草坪草的研究进展[J];河南林业科技;2007年04期 |
15 |
黄建全;商佳胤;张小玉;李树海;胡忠惠;田淑芬;;盐胁迫下两种盆栽枣耐盐性的初步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9年02期 |
16 |
张英;;马蔺耐盐性的研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0年02期 |
17 |
於丙军,龚红梅,李名旺,刘友良;葡聚糖与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制备膜微囊方法的比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8 |
马挺军,向远寅,王沙生;盐胁迫对胡杨液泡膜H~+ATPase水解活性的影响[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19 |
职占锋;刘民强;;蔬菜耐盐性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06年04期 |
20 |
杨少辉;季静;王罡;宋英今;;盐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0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