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纳米TiO_2/光致聚合物材料全息存储特性研究

王龙阁  
【摘要】:光致聚合物材料具有高的衍射效率、高的曝光灵敏度、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实时记录等优点,有望覆盖全息应用的各个领域。但常用的光致聚合物材料具有曝光易缩皱和折射率调制度有限等不足,本文在丙烯酰胺体系的光致聚合物中掺入TiO2纳米颗粒,提高了该体系光致聚合物的全息特性和抗缩皱特性。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分别制备了亚甲基蓝和曙红Y敏化的TiO2纳米粒子/光致聚合物材料。 2.通过透过率实验测试TiO2纳米颗粒/光致聚合物材料的均匀性。 3.研究了样品中TiO2纳米颗粒浓度对样品衍射效率、最大折射率调制度的影响,得到一个最佳的纳米粒子掺入量,使样品的衍射效率和最大折射率调制度最大。并研究了TiO2粒径对样品衍射效率和最大折射率调制度的影响。 4.研究了样品中TiO2纳米颗粒浓度对样品布拉格偏移和缩皱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在最佳浓度下TiO2粒径对样品布拉格偏移和缩皱率的影响。 5.研究了样品中TiO2纳米颗粒浓度和粒径对样品散射损失的影响,分析了掺入纳米颗粒后样品散射损失增加的原因。 6.分析了掺入不同浓度、不同粒径的TiO2纳米颗粒对材料曝光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影响。 7.在所制备的材料中存储了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存储性能稳定,再现效果较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龙阁;李飞涛;赵磊;胡宾;王艳;李若平;黄明举;;掺杂TiO_2纳米颗粒的光致聚合物全息特性的研究[J];中国激光;2010年12期
2 王爱荣;翟凤潇;王素莲;黄明举;;新型双染料敏化的宽带光聚物全息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06年02期
3 王珩;徐世峰;马佳;张健;姚承君;;丙烯酰胺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性能研究[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4 姚华文,黄明举,陈仲裕,侯立松,干福熹;对绿光敏感的全息存储光致聚合物性能的研究(英文)[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2年04期
5 肖勇;唐道广;孙彩霞;李若平;黄明举;;番红花红T敏化的新型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英文)[J];光子学报;2009年01期
6 赵磊;王龙阁;胡宾;黄明举;;掺杂TiO_2纳米颗粒的抗缩皱光致聚合物全息特性的研究[J];物理学报;2011年04期
7 张韬;陶世荃;翟千里;万玉红;王大勇;万晓君;施盟泉;吴飞鹏;;全息存储用光致聚合物材料的暗增长现象研究[J];光子学报;2008年11期
8 唐道广;肖勇;陈珂;成建群;黄明举;;吖啶橙敏化的光致聚合物及其数字全息存储研究[J];光子学报;2009年03期
9 马晨;张保民;张立;;碱性品红光敏感的新型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J];信息记录材料;2010年04期
10 刘学璋,陈仲裕;双波长敏感的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J];光学学报;2004年08期
11 姚华文,黄明举,陈仲裕,侯立松,干福熹;多种单体的全息光聚物材料组分的优化[J];光学学报;2002年05期
12 李潫玺;李春柳;薛晓渝;朱治广;聂慧丽;尉乔南;黄明举;;掺入不同粒径Al_2O_3纳米颗粒的光致聚合物全息特性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4年05期
13 李展华;章鹤龄;黎全;王雁桂;邵继宝;徐向敏;石磊;;双波长敏感的非水溶性光致聚合物特性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9年03期
14 姚华文,黄明举,陈仲裕,侯立松,干福熹;光致聚合物材料中引发剂浓度的优化和全息存储性能研究[J];中国激光;2002年11期
15 刘攀;姚秋香;郑志强;高洪跃;周文;许凡;刘吉成;于瀛洁;郑华东;孙涛;曾震湘;陈思卿;张震;;高衍射效率光致聚合物薄膜中全息记录研究[J];液晶与显示;2017年07期
16 翟凤潇;王素莲;殷琼;李若平;路海;孙彩霞;黄明举;;一种核黄素敏化的宽带全息记录材料[J];光子学报;2007年03期
17 王爱荣,王素莲,王志强,翟凤潇,黄明举,干福熹;双染料敏化的光致聚合物全息特性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5年09期
18 姚华文,黄明举,陈仲裕,侯立松,干福熹;绿敏光致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全息存储性能研究[J];光学学报;2002年08期
19 姚华文,陈仲裕,候立松,干福熹;作为光存储材料的有机光致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J];物理学进展;2001年04期
20 刘继芳,贠智省,李育林;光折变晶体多重全息存储衍射效率均匀性的研究[J];光子学报;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臣明;晏爱琴;陶世荃;王大勇;施盟泉;吴飞鹏;;一种新型光致聚合物材料的全息存储特性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孙秀冬;王健;于丹;王珩;;适于体全息存储的新型厚体块光致聚合物材料及其性能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赵磊;王龙阁;王娟;王艳;陈玉霞;黄明举;;掺杂纳米氢氧化镁的光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全息存储特性[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龙阁;赵磊;王艳;黄明举;;一种抗缩皱的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特性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闫猛;章鹤龄;赵瑞渠;杨强;;新型非水溶性绿敏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的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6 孟荣刚;林少芬;戴乐阳;;纳米颗粒在金属磨损表面自修复的可靠性研究[A];2011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三次全体委员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翟千里;陶世荃;宋伟;;光致聚合物中散斑位移复用全息图的等衍射效率曝光时序[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8 夏兵;张文一;施季森;;生物功能化多孔硅纳米颗粒在细胞成像和药物载体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2014年
9 李芳;朱宗文;王跃川;;超支化聚酯用于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10 陈庆峰;;纳米颗粒复合化学镀镍/化学镀金介绍[A];第三届全国青年印制电路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1 冯丽恒;成永强;王树;;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生物医药应用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G:光电功能高分子[C];2013年
12 杨华明;史蓉蓉;张科;胡岳华;邱冠周;王淀佐;;介孔组装纳米颗粒[A];第七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暨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3 朱罕;王盼;包世勇;邹美玲;张明;杜明亮;;基于超细纤维负载贵金属的纳米敏感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K:先进纤维[C];2013年
14 呼剑;苏明旭;蔡小舒;;超声衰减谱法表征纳米颗粒的粒度分布[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5 王瑞敏;陈岚;葛广路;;基于差示离心沉降法分析纳米颗粒形状与界面生物吸附[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一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C];2016年
16 陆洲;丰荣娟;刘娟;李霞;张贞;郭源;;纳米颗粒与生物膜界面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光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八分会: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药物化学[C];2016年
17 曹书勤;王甜甜;缑星;杨自成;;碳/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18 汤禹;范杰;;单分散贵金属及其合金的纳米颗粒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9 胡国庆;焦豹;;纳米颗粒与肺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0 姜迅东;李林;胡荣泽;;纳米颗粒中电子与声子相互作用量子理论[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柳澎;新型快响应光致聚合物的体全息存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2 刘瑞瑗;靶向纳米递送体系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20年
3 翟兰兰;纳米改性高分子与钢铁附着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程海军;锰氧化物纳米颗粒在水中的团聚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5 潘启发;硅油表面铝纳米结构的生长机理及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陈小燕;纳米通道内流体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李博;激光消融制备有机纳米颗粒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唐路平;热场作用下纳米颗粒结构演变的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D];东南大学;2019年
9 柴汉魁;四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对农业土壤微生物的毒性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10 胡冬枚;基于电场的聚电解质与纳米颗粒组装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11 姜家宗;纳米颗粒强化气液传质的实验和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12 徐瑞东;脉冲电沉积制备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3 朱玲玲;纳米氮化硼的可控合成及其在液态环境中的相变[D];山东大学;2010年
14 张迎晨;纤维表面与内部纳米尺度界面构建及多尺度测量表征[D];东华大学;2010年
15 周纲;炎性条件肠上皮细胞对纳米颗粒的摄取效率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16 李昭青;TiO_2非晶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D];兰州大学;2015年
17 王猛;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10年
18 王军;离子注入透明绝缘材料中纳米颗粒的合成、表征与调控[D];天津大学;2013年
19 满再琴;油相功能纳米颗粒的纳米静电印刷术研究[D];南京大学;2020年
20 孙俊杰;锰基合金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机理和磁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龙阁;纳米TiO_2/光致聚合物材料全息存储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肖勇;不同波长敏感的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特性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翟凤潇;核黄素敏化的光致聚合物的数字化全息记录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4 殷琼;一种红敏光致聚合物全息特性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5 王爱荣;新型宽带光聚物数字化全息存储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晏爱琴;新型光致聚合物的全息存储性能评价及存储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7 于丹;光致聚合物扩散特性对体全息存储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禚渡华;新型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的物理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9 唐道广;吖啶橙敏化的光致聚合物及其数字全息存储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李若平;一种全可见光敏感的光致聚合物全息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1 周臣明;光致聚合物材料的全息存储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12 刘颖;基于菲醌掺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全息存储材料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3 陈珂;光致聚合物全息光栅的动力学理论及存储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4 张永明;太赫兹波段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15 贾哲华;纳米辛导体金属硫化物的制备[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16 薛晓渝;掺杂金纳米粒子光致聚合物材料全息存储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17 周凯俊;胞外高聚物对纳米颗粒藻类生物富集和毒性效应的影响及机制[D];浙江大学;2016年
18 赵松;纳米颗粒对细胞免疫促进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9 孙彩霞;含双引发剂的抗湿性光聚物全息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0 宋嘉慧;典型工程纳米颗粒(CeO_2 NPs,Cit-Ag NPs,Ag_2S NPs)的团聚动力学及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报道组 罗意;洗手液用上了纳米新材料[N];衢州日报;2020年
2 原鸣;纳米的由来[N];中国科学报;2014年
3 记者 张梦然;木材衍生的纳米纤维素纸半导体制成[N];科技日报;2022年
4 本报记者 渠沛然;用纳米科技“钥匙”打开能源工业之门[N];中国能源报;2022年
5 本报记者 赵汉斌;多功能纳米织物集智能控温与自供电传感于一身[N];科技日报;2022年
6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 刘伟 整理 本报记者 赵广立;浅谈纳米科技在新型研发机构的孵化[N];中国科学报;2021年
7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让纳米科技成果“从纸上走到地上”[N];南方日报;2021年
8 记者 张梦然;可储氢的“纳米巧克力”结构创建[N];科技日报;2021年
9 记者 王春;近红外光照射纳米颗粒可直接产生活性氧[N];科技日报;2022年
10 本报记者 贺春禄;纳米科技让农药变“绿”[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1 记者 张好成;哈工大实现“纳米火箭”人为控制[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2 本报记者 杨琪;小纳米抵御大火灾[N];中国科学报;2013年
13 本报记者 白毅;纳米毒理学研究待驶入快车道[N];中国医药报;2012年
14 本报记者 童岱;纳米科技:从微观处改变生活[N];中国科学报;2013年
15 记者 甘晓;纳米科技将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N];中国科学报;2013年
16 本报记者 彭科峰;纳米世界:尽现神奇魅力[N];中国科学报;2013年
17 本报记者 李惠钰;纳米科技破译人骨“密码”[N];中国科学报;2013年
18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泽农;纳米农药,植保方式的一场革命?[N];农民日报;2022年
19 通讯员 潘怡蒙;科学家研制出可“百搭”纳米纸[N];中国科学报;2013年
20 记者 闫洁;“碱核”“酸壳”纳米反应器研制成功[N];中国科学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