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桩复合地基水平荷载下三维数值分析
【摘要】:刚性桩复合地基是采用刚度较大的混凝土桩或高标号CFG桩等作为竖向增强体的一种人工地基。通过设置褥垫层,使桩和桩间土之间的应力分别达到调节和平衡,减少了基底的应力集中,并为充分利用桩间土的潜力,节省工程造价提供了有利手段,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还很不系统,数值分析方法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目前对于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数值分析方法大多集中在平面应变假定下的二维平面分析以及单桩下的简单三维分析。对于三维非线性的研究,由于建模比较麻烦、计算时间长、不容易收敛等原因,研究的资料不多。
本文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工具,通过建立刚性桩复合地基三维非线性单桩有限元模型,对水平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水平承载力特性做了分析。
研究表明:(1)在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由于褥垫层的存在,可以大大提高其桩基的水平承载能力。(2)褥垫层的厚度直接影响着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水平承载力特性,过大或过小的褥垫层厚度都会增大刚性桩的弯矩和挠度,不利于桩基的安全,应合理选择褥垫层的厚度,从本文计算中可得,褥垫层的厚度宜取200-300 mm为宜。(3)水平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最大拉应变的位置只与桩长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因此确切地说,可能产生最大拉应变是在0.175L(L为桩长)处。(4)水平荷载对于桩体位移的影响,在0.175L以上比较大,在0.175L以下比较小。
|
|
|
|
1 |
闫明礼;初蕾;佟建兴;王明山;;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的几个误区[J];岩土工程界;2007年02期 |
2 |
池跃君,宋二祥,金淮,高文新;刚性桩复合地基应力场分布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3年03期 |
3 |
刘蕊,杨德健,罗浩,国晔;刚性桩复合地基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4 |
姚文娟;陈尚平;陈尚明;赵文婷;;刚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设计厚度计算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年01期 |
5 |
林炳泉;饶锦前;;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2010年04期 |
6 |
郑冠雨;鲍鹏;;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7 |
付日荣,孔军,逄鲁峰,徐金涛;层次分析法优选5万m~3钢储油罐基础方案[J];低温建筑技术;2003年03期 |
8 |
林旭武,严平,张洁;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的简化计算[J];建筑结构;2005年10期 |
9 |
赵明华;张玲;杨明辉;;基于剪切位移法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10 |
周曙春;庞海霞;;刚性桩复合地基在滨海软土地基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31期 |
11 |
侯化坤;变厚度褥垫层在复合地基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年08期 |
12 |
武思宇,宋二祥,刘华北,邵晓晖;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
13 |
刘光磊;武思宇;宋二祥;;群桩刚性桩复合地基地震反应三维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2006年07期 |
14 |
仇亮;朱宁;;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J];岩土力学;2007年09期 |
15 |
刘滔;刘明振;;关于“基于减小筏板差异沉降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的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10期 |
16 |
屠毓敏;俞亚南;;刚性桩复合地基水平承载力特性[J];岩土力学;2007年11期 |
17 |
肖建华;黄景云;;白兰花园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年05期 |
18 |
武思宇;宋二祥;刘华北;王宗纲;;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01期 |
19 |
李健;龙仲良;;二元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年06期 |
20 |
李锁哲;;唐曹高速公路刚性桩地基处治技术研究[J];北方交通;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