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刚性桩复合地基水平荷载下三维数值分析

闫超  
【摘要】:刚性桩复合地基是采用刚度较大的混凝土桩或高标号CFG桩等作为竖向增强体的一种人工地基。通过设置褥垫层,使桩和桩间土之间的应力分别达到调节和平衡,减少了基底的应力集中,并为充分利用桩间土的潜力,节省工程造价提供了有利手段,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还很不系统,数值分析方法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目前对于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数值分析方法大多集中在平面应变假定下的二维平面分析以及单桩下的简单三维分析。对于三维非线性的研究,由于建模比较麻烦、计算时间长、不容易收敛等原因,研究的资料不多。 本文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工具,通过建立刚性桩复合地基三维非线性单桩有限元模型,对水平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水平承载力特性做了分析。 研究表明:(1)在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由于褥垫层的存在,可以大大提高其桩基的水平承载能力。(2)褥垫层的厚度直接影响着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水平承载力特性,过大或过小的褥垫层厚度都会增大刚性桩的弯矩和挠度,不利于桩基的安全,应合理选择褥垫层的厚度,从本文计算中可得,褥垫层的厚度宜取200-300 mm为宜。(3)水平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最大拉应变的位置只与桩长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因此确切地说,可能产生最大拉应变是在0.175L(L为桩长)处。(4)水平荷载对于桩体位移的影响,在0.175L以上比较大,在0.175L以下比较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闫明礼;初蕾;佟建兴;王明山;;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的几个误区[J];岩土工程界;2007年02期
2 池跃君,宋二祥,金淮,高文新;刚性桩复合地基应力场分布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3年03期
3 刘蕊,杨德健,罗浩,国晔;刚性桩复合地基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姚文娟;陈尚平;陈尚明;赵文婷;;刚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设计厚度计算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年01期
5 林炳泉;饶锦前;;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2010年04期
6 郑冠雨;鲍鹏;;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7 付日荣,孔军,逄鲁峰,徐金涛;层次分析法优选5万m~3钢储油罐基础方案[J];低温建筑技术;2003年03期
8 林旭武,严平,张洁;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的简化计算[J];建筑结构;2005年10期
9 赵明华;张玲;杨明辉;;基于剪切位移法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10 周曙春;庞海霞;;刚性桩复合地基在滨海软土地基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31期
11 侯化坤;变厚度褥垫层在复合地基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年08期
12 武思宇,宋二祥,刘华北,邵晓晖;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13 刘光磊;武思宇;宋二祥;;群桩刚性桩复合地基地震反应三维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2006年07期
14 仇亮;朱宁;;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J];岩土力学;2007年09期
15 刘滔;刘明振;;关于“基于减小筏板差异沉降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的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10期
16 屠毓敏;俞亚南;;刚性桩复合地基水平承载力特性[J];岩土力学;2007年11期
17 肖建华;黄景云;;白兰花园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年05期
18 武思宇;宋二祥;刘华北;王宗纲;;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01期
19 李健;龙仲良;;二元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年06期
20 李锁哲;;唐曹高速公路刚性桩地基处治技术研究[J];北方交通;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尊平;朱金泰;;碎石类土层中大直径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吴永红;;刚性桩复合地基理论及其在天津软土地区的应用[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孙林娜;龚晓南;齐静静;;刚性承台下刚性桩复合地基附加应力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俞建霖;朱普遍;刘红岩;龚晓南;;基础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德健;王铁成;;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6 郭党生;史本全;赵振国;吴盛斌;何世鸣;;CFG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及其应用[A];2009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9年
7 高明生;唐彤芝;赵维炳;袁宏义;;水泥搅拌桩加固高速公路高含水量深厚软基现场试验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希平;刚性桩复合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解析分析与现场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李帅;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失稳破坏机理及其稳定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张明远;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计算与预测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薛江炜;桩伴侣(变刚度桩)对直接基础与间接基础的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5 刘冬林;桩顶与基础不同构造形式桩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余闯;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理论与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叶;变刚度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苏彩丽;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张杨;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及沉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何腊平;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与模型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刘德辉;刚性桩复合地基模型拟动力试验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英峻豪;刚性桩复合地基—筏板基础—上部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董友扣;刚性桩复合地基受力与变形特性的细观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伟超;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及优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闵长青;楔形刚性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
10 吴燕泉;带桩帽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国堂;一道亮丽的科技彩虹[N];人民铁道;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