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2002年以后,我国房地产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并与汽车产业一起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2006年到2007年间,房地产吸引了大量民间投资,不少实体企业纷纷涉足楼市,并造成又一次市场热潮。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在最近的十年时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房地产过热的现象在我国已经是十分的突出。投资商大量囤地盖楼售楼,有的人却买不起房子,有的人却同时拥有很多的房子。尤其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之后,国内大量的房地产企业的库存逐渐多了起来。目前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正在进行中,然而即使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中国的楼市热多仍然是不减。如何保证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保障房建设,打击过度投机行为,依然是房地产领域的重要课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的概述,对中国房地产过热的具体表现,以及这种表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对目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本文通过供需因素分析得出我国房地产处于过热阶段,调研得出我国现阶段房地产过热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城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益驱动致使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中国人购房情怀和行为强烈;外汇储备激增;国际热钱大量涌入等等。而房地产过热既而会导致房地产竞争风险;流动性和变现性风险及银行利率风险等。
针对中国房地产过热本文提出了六个解决途径: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房地产融资体系;2、建立中国房地产融资风险预警机制;3、增加保障房的政策力度;4、通过征收相关税收和限购来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现象;5、完善土地税制和严格土地招标方式;6、货币政策要有效干预,并以德国房地产政策和经验为借鉴,来研究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过热的一些现象。
|
|
|
|
1 |
李德居;陈庆贵;鞠文学;;废止过时土地增值税优惠遏制房地产暴利[J];涉外税务;2011年07期 |
2 |
吴麟;唐一文;;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的原因及主要对策分析[J];湖南农机;2007年03期 |
3 |
马万里;;正视当前房地产“过热”的特殊成因[J];浙江经济;2004年16期 |
4 |
戚烈旭;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分析——兼议房地产过热[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
5 |
吴洪平;;闸门下躁动的房地产股[J];房地产导刊;2005年01期 |
6 |
王光耀;;房地产宏观调控浅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4期 |
7 |
王雷
,刘福垣,文林峰,魏成森,柴强,岳树民,朱嬿,邹炎,常亮;政府抑制房价 一石激起千层浪[J];城乡建设;2005年05期 |
8 |
易宪容;;对2006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一点质疑[J];中国投资;2006年07期 |
9 |
张仲梁
,张海旺
,刘鸿强
,席念霞;正视当前房地产过热问题[J];中国统计;2003年11期 |
10 |
施红梅;房地产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J];中国房地产;1999年08期 |
11 |
任志强,袁毅红,郭海燕;房地产过热无从说起[J];企业技术开发;2002年11期 |
12 |
王蓉蓉;房市牵动百姓神经——包宗华、尹伯成谈中国2005年房地产形势[J];今日中国论坛;2005年Z1期 |
13 |
柳兴国;;我国城市住宅价格问题剖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12期 |
14 |
张季;;房地产调控:当前打压与长远调节须并行[J];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02期 |
15 |
;人物点评[J];重庆与世界;2004年05期 |
16 |
徐诺金;;当前的房地产政策宜适度微调:以广东为视角[J];南方金融;2006年04期 |
17 |
叶林荫;;小议“房地产泡沫”[J];消费导刊;2008年15期 |
18 |
孙淑英;;提高房地产贷款首付比率刍议[J];北方经贸;2007年12期 |
19 |
徐翠兰;魏停;;龙城迈入房地产大盘时代[J];新晋商;2010年11期 |
20 |
张浩良;;派生二元经济下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态势探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