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镇职工延迟退休年龄制度研究
【摘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都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又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生育率受到人为控制,使我国的老龄化速度远远超过世界同期老龄化速度,国家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困境。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延迟退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领域重要的课题,目前再度成为学术界乃至全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而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从河南省城镇职工入手对延迟退休制度进行研究无疑具有较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城镇职工现行退休制度的梳理,结合在平顶山市实地调研时的见闻发现河南省现行退休制度存在退休年龄偏低、提前退休现象普遍、私营企业养老保险缴纳不规范、制度缺乏灵活性等问题。通过对287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找出了性别、月收入、受培训时间、岗位要求、劳动强度、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理解度等对河南省城镇职工延迟退休年龄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经过对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四个国家调整退休年龄制度的系统归纳,总结出了发达国家在延迟退休年龄方面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延迟退休年龄应遵循的五点原则,并提出了加快养老保险并轨、及早谋划渐进推行、引导职工转变退休观念、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工作、严把提前退休大门、建立弹性退休制度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