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合作发展研究
【摘要】:当今形势下,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同时博物馆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对社会公众提供的文化服务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面对这些挑战,21世纪博物馆走上合作发展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博物馆的发展必将是从追求自身的发展到实现共同发展。提升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实现博物馆与公众的融合、最大限度利用博物馆资源使其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深化博物馆合作以提高其服务质量、探索博物馆合作发展新领域等成为博物馆人越来越关注的现实问题。文章试论中国博物馆在合作发展方面的可行性条件,尝试构建博物馆合作的理论体系,以期对其健康发展提供研究思路及借鉴意义。近年来关于此课题的文章多是单一方面的,专门化的探讨,例如博物馆的网上协作,博物馆协作体成立的意义,博物馆和图书馆、档案馆的合作等某一类型的合作,或者就一个展览结束后对这此展览进行评估等。并且多数最新的资料多见于会议、报纸、杂志、通讯等的报导,并没有专门的文章进行全面性研究和探讨。通过调研、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发现我国博物馆的合作研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不够集中,经验研究的多,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对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不够深入化:对博物馆合作的一些重要理论理解不到位,对它的研究多集中于合作渊源、合作意义、合作的必要性等方面,应加大对博物馆合作的技术及标准,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的研究力度。论文将通过分析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的合作、博物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合作、博物馆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博物馆与相同性质机构及相关媒体之间的合作基础和条件,以及博物馆实现合作的内容:共办展览、人才技术合作、场地合作和学术研究合作,博物馆的合作方式:建立联盟、建立博物馆群和建立文化功能区共同体。并通过案例深度分析研究博物馆合作领域已经取得的成就和仍然存在的不足,探索中国博物馆合作发展的可行性。系统分析总结博物馆合作化的可行之路为博物馆合作的理论和实践提出参考性的依据。开展博物馆合作的研究工作对于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一是能够大力推动青少年政治素质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博物馆的社会效益;二是能够争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以实现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能够促进地方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