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务微博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政务微博的政府规制问题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政务微博从2010年产生至今,数量上发展迅猛。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8年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数量达到137667个。数量庞大的政务微博账号说明了政务微博在“互联网+政务”背景下的新媒体政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二是我国政务微博的政府规制有待完善。政务微博的政府规制最先兴起于英国和美国,它们在2009年先后颁布了《政府部门Twitter使用指南》和《政府开放令》,成为政务微博政府规制的先行者。我国的政务微博政府规制最早是2011年上海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办好本市政务微博进一步推进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以及2011年广东省政府颁布的《广东省政府应急办微博管理办法》。此后,各省开始注意政务微博的政府规制管理,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政务微博政府规制的政策文本。这些政策文本在政务微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监督规制缺位,忽视政务微博矩阵化的规制等等。由此可见,政务微博的迅猛发展和政府规制的亟待完善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因此,研究政务微博的政府规制对于政务微博的发展来说具有关键性和长远性的意义。本文以政务微博政府规制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政府主要通过颁布相关政策文本的形式对政务微博进行规制。所以在理论上,政府是主体,政务微博是客体,进行规制而颁布的政策文本是工具,本文以这些政策文本为切入点,对政务微博的政府规制进行分析。在保证文本权威性和精确性的前提下,本文最后选定国务院和各省颁布的40项政策文本为研究样本,以网络治理理论和规制理论为理论依据,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这些政策文本进行一般性政策分析和具体的内容分析,总结出政务微博政府规制的现状、问题、原因以及对策。具体来说,政务微博政府规制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准入规制,轻退出规制;二是重发布内容规制,轻形式规制;三是重审核规制,轻监督考评规制;四是重个体微博规制,轻矩阵微博规制。政府规制存在以上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有四个:一是规制理念缺乏创新;二是政策规制细则不完善;三是长效规制机制不健全;四是政务微博认识不深入。针对这些原因,本文提出四个完善性对策:一是创新政务微博规制理念。主要是明确政务微博功能定位和树立新型规制理念;二是完善现有政务微博规制细则。主要是完善退出规制和形式规制;三是建立完善的监督考评机制。主要是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和建立多主体绩效考评机制;四是构建矩阵微博新体系。主要是建立运作机制和协同机制。因此,研究政务微博的政府规制,主要从国务院和地方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文本入手,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政策文本,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政务微博政府规制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