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同时期面部外伤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研究

王静雅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时期面部外伤患者焦虑心理、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水平的现状,分析不同时期面部外伤患者整形修复治疗后焦虑、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相关性,探讨影响面部外伤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为早期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抽取某三甲医院整形修复外科2017年7月到2018年8月间就诊的急性面部外伤及面部瘢痕修复患者120例。按创伤后就诊时间分小于7天、7天到3个月以及大于3个月三组,对于创伤后7天内接受治疗的按急性外伤,使用整形修复技术进行缝合,面部外伤一般7天左右拆线,对于7天到3个月面部瘢痕患者,根据创面情况,应用激光、局部注射或硅酮压片等方式来修复瘢痕。由于瘢痕组织基本稳定期为3个月,因此,对于外伤超过3个月的患者,多行瘢痕切除加修复手术。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个月、3个月四个时间点,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三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连续性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对离散性资料进行描述统计。对面部外伤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弹性水平、焦虑心理、应对方式的得分情况运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多元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相关性。结果1、本次调查120人,其中男性66人,占55%,女性54人,占45%。年龄为16~45岁,平均为26.37±6.48岁。面部外伤常见受伤部位为面颊部,占38.3%。生活伤为最常见受伤原因,占44.2%,其次是交通事故,占43.3%。受伤类型以挫伤居多,占45%。2、面部外伤小于三个月的患者整形修复后瘢痕愈合效果优于三个月以上的患者(P0.01)。3、面部外伤患者普遍具有焦虑问题。其中面部外伤大于3个月的患者主要以轻度焦虑为主,占70%。4、面部外伤患者普遍采取回避应对方式,其中外伤小于3个月的患者在整形修复后多采取面对应对方式,而大于3个月的患者在整形修复前及整形修复后7天多采取屈服应对方式。5、面部外伤患者在接受整形修复治疗后,心理弹性水平逐渐增强。且面部外伤小于7天的患者心理弹性显著高于7天到3个月及大于3个月的患者(P0.01)。6、面部外伤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434,P0.05),与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379、0.459,P0.01),与焦虑水平和瘢痕愈合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647、0.575,P0.01)。7、面部外伤患者在整形修复前和整形修复后7天及1个月心理弹性主要影响因素:(1)性别;(2)撕裂伤;(3)焦虑水平;(4)回避应对方式。8、面部外伤患者在整形修复3个月后的心理弹性主要影响因素:(1)性别;(2)撕裂伤;(3)焦虑水平;(4)瘢痕愈合程度。结论1、面部外伤患者普遍具有焦虑问题,其中面部外伤大于3个月的患者焦虑发生率较高。2、面部外伤患者心理弹性处于较低水平。性别、受伤类型、焦虑水平、回避应对方式、瘢痕愈合程度是面部外伤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3、面部外伤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回避、屈服应对方式、焦虑水平及瘢痕愈合程度呈负相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陶丽娜;;心理弹性的普遍存在性探析[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曹娜娜;蔡翥;余皖婉;;医学生希望特质、心理弹性与共情的关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12期
3 叶芳芳;谢敏芳;王礼军;王申连;李黎;;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年12期
4 田凤娥;聂婷瑶;姜涛;罗艳;贺雅娟;;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心理弹性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8年24期
5 马娟;王克穷;李晨;胡梦石;;住院癌症患者心理弹性的临床影响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A2期
6 王洪攀;金蓓;谢成;杨思悦;吴晓东;;122名护士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模糊定性比较分析[J];护理学报;2018年24期
7 王秋萍;章新琼;俞群;沈佳艺;王小玲;巩树梅;丁金霞;;消化道癌症患者化疗期心理弹性贡献与阻碍因素的体验研究[J];广西医学;2019年01期
8 刘红升;靳小怡;陈洲;;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分化、归因、干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9 廖红;;老年人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03期
10 刘静洋;娄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弹性特征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11 孟召霞;;新护士转型冲击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年07期
12 李芸芸;边静;管新妹;张兰凤;;国内外癌症患者心理弹性研究及启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13 岳鹏飞;胡汉玉;方媛;;留守经历及心理弹性对情绪识别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9年06期
14 段媛媛;;基于心理弹性特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15 魏鑫旻;;大学生抑郁与心理弹性关系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08期
16 黄旭倩;莫晗;龙吉芳;周娜;陈琳琳;刘海兰;;中年癌症患者心理弹性与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年15期
17 韦霁珊;时俊新;张敏莉;丁慧思;康纯;王开桥;王燕玲;龚玉莎;汪思超;邵宁;韩娟;;2015年武汉市中小学生早期创伤经历及其与心理弹性关联[J];卫生研究;2019年05期
18 王凯;刘莉萍;余建华;黄志军;李华娇;;心理弹性训练在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彦章;张丹梅;熊梅;张玉平;;社区老年人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抑郁、心理弹性的关系[A];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9年
2 桑标;席居哲;;儿童的心理弹性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二〇〇六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桑标;席居哲;;心理弹性儿童的社会认知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二〇〇六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王玲;郭瞻予;;心理弹性在中学生人格与心理危机中的中介作用[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5 席居哲;范家卉;;不安全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弹性和生命意义体验的链式中介模型[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6 蒋莹;黄四林;;累积风险对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心理弹性与压力观的调节作用[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7 李昂扬;Qi Yafei;王江洋;刘翔平;;留守/非留守儿童希望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师生依恋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8 李羽萱;柴晓运;刘勤学;林丹华;;童年期心理虐待经历与大学生的手机成瘾:自尊和心理弹性的作用[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9 徐方忠;崔志云;余鸽;汤路瀚;张媛媛;;心理弹性评估量表编制研究[A];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浙江省第三届心理咨询师大会学术论文集[C];2017年
10 张静平;;失独者心理弹性的潜在类别及其抑郁差异比较[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玲;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关系的影响及其作用特点[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2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6 张帆;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7 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阮思贤(Kate Nguyen);东西方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故事讲述、价值观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莹;疼痛心理弹性与威胁情境对疼痛相关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9年
2 陈丽娜;幼儿心理弹性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3 吴曼;团体积极心理干预对本科护生压力、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蚌埠医学院;2019年
4 娄孟明;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5 杨秋兰;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6 陈恳;心理剧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7 陈天鹏;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和工作绩效[D];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
8 杨惠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常见压力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年
9 程美芳;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疾病感知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10 李帅妙;养老机构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心理弹性状况及干预研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波大红鹰学院 滕秋玲;发展心理弹性 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席居哲;心理弹性科学探索生命能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张清俐;心理弹性研究关注人类发展“正能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记者 栾吟之;发展孩子的“心理弹性”[N];解放日报;2011年
5 记者 舒薇 实习生 江文龙;80、90后需补心理弹性课[N];长沙晚报;2010年
6 张洪军;锻炼心理弹性 抵御坏情绪[N];大众卫生报;2009年
7 华勤;“心理弹性”利健康[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8 湖南 谭西顺;增强老人的心理弹性[N];家庭医生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马艳玲;增加心理弹性 避免过度伤“心”[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樊未晨 桂杰;中国孩子幸福指数低位徘徊[N];中国青年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